返回一、主人辞世(续)(1 / 2)我曾流浪首页

“有人说文化是好事,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反过来一想,文化有时候也制约前进的步伐。”听声音这个是第三个人,说起话来文绉绉的,颇有一番见解,看来要大发议论了,我且静静地听着,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

“我们这个县是文化大县,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改革的步子就很慢,有些东西人们不认识不接受,就耽误了发展。远的不说,就说人去世了要过的丧事吧,两三天过了也是过,可我们这里非要过上七八天。时间持续这么长,在过去是可以理解的。那时候交通不便利、物资很缺乏,要准备东西,要埋人,时间短了有些事情干不成,于是就这么七八天的耗着。现在何苦呢?现在一切都方便了,还这么慢腾腾地过着,实在是劳民伤财的。”

“不过,现在流传下来的这些事情都是有历史渊源的,都是文化的象征。先说最这宴席吧,就很精细,老席有九魁、十三花席等,听说这些讲究的做法是从汉魏的宫廷中传出来的,每样菜都精致,都有固定的做法和佐料,即便端到饭桌上,如何摆放也一点都不能错,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了。还有这孝子、孝孙后背上的背符,别看那么短短的四句话,后面的两句来自诗经,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还有,我们这里人把埋人所说成发引,不理解的人以为是我们这里的土话方言,可实际上在红楼梦里也一直这样说。当然,家祭的时候,要做的的祭文,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别的地方都是没有的。”

还有几个问互相问着,讨论着,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着,我昏昏欲睡地听着。最后得知有两位是外县来的张西阳的同学,自然不懂得这些规矩,具体介绍说的头头是道的那位是县上一个单位的干部,对乡土文化和本县的历史很有研究,难怪他说的那么清楚那里详细。

主人葫芦大叔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早晨入土为安了。唢呐声如泣如诉,悲痛不已,穿越了山间的沟壑梁峁,流过了大叔平日里耕种的田地和精心侍弄的菜园。鞭炮声不时刺耳地传进耳孔,一群人,一群怀着不同感情的人在山路上疾走着,走向大叔的人生目的地。参与埋葬的人群中,或者悲伤,或者表示出悲伤的神情,或者干脆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表情木然毫不在乎。

气氛是伤感的,人类的弱点就是过于注重生死这么一回事情,将这件事情搞得隆重而又凄婉。在唢呐声中,在人们的慌乱中,在一声声的哭泣声中,让人感到缅怀与追忆的沉重与无奈。

大叔的葬礼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好多天。这个严重违背了大叔最初的想法,但人已经死去,又能知道什么呢?活着的人与其说是尽心尽力尽到了为老人送终的义务,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的颜面而不得不完成一些程序性的议程。村里的好多人家都这样,明显的一点是这样的丧葬之事是越来越奢侈,越来越大气,花费多少不知道,但最为典型的是弟兄几个在刚刚埋葬了自己的亲人之后就因为分摊费用问题而怒目相视甚至反目为仇。举债是常事,一次丧葬事情欠下的外债需要至少两三年的偿还,这样的风气就这样延续着,愈演愈烈无人阻住,落得个自讨苦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