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率人静候在上阳宫西南通仙门前,早有内侍将义剑仙吓昏了太平公主,又将薛怀义扔进了洛水之事禀告于她。不过武曌面色始终没有半点改变,就像被吓昏的不是自己女儿、被扔进洛水的不是自己情郎一般。
待内侍回报义剑仙一行已到东南仙洛门时,武曌居然舍弃了步撵,率着宫人无数迎了上去。
“道长可算是来了。”武曌居然舍弃了帝王的架子,像个普通人一般敛衽为礼,笑道:“当年太宗邀道长进京,被道长婉拒拙夫高宗邀道长讲长生之道,也被道长拒绝了。而今道长应曌之邀,曌荣幸之至。”
义剑仙稽首还礼,认真道:“当初太宗与高宗相邀时,老道实在是脱不开身。如今老道有求于陛下,所以就巴巴地赶来了。”
武曌笑道:“蝗灾一事,赵卿已悉数禀报,曌已知矣。”
义剑仙奇道:“这倒是出乎老道的意料了,老道原以为他没这胆量。”
“匡正君王之失,原本就是臣子的责任。赵卿的人臣之德,还是值得嘉许的。”武则天上了步撵,笑道:“曌年幼之时,道长与袁真人便断言曌有天子之命,如今应验,可见道长乃是深谙天机之人。蝗灾一事,也必如道长所料。”
“那是袁天罡之能,老道不敢掠人之美。”义剑仙也带着业途灵上了另一座步撵,道:“蝗灾一事,不知道朝廷有何对策?”
武曌笑道:“已付有司研判,何劳道长挂碍。初见道长之时,曌不过垂髫之年,而今曌已近古稀,道长却风采依旧。却不知道长有何长生仙法教我?”
义剑仙面无表情地道:“若修行得法,长生原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何用刻意求长生?”
义剑仙这话明显有搪塞之意,但武曌也不气馁,脸上带着若有若无地笑意道:“当年太宗召孙真人进京,见孙真人虽已是古稀之年,但气色步态却与少年无异。而今道长驻颜有术亦不输于孙真人,这又如何不让曌产生求仙问道之心思呢?”
义剑仙道:“老道与孙真人也是素识的,九年前他故去之时,老道还到他坟头大笑过一场。他所著之养生窍诀,实是金玉良言。不过想来皇帝陛下也是看过的,何用再问老道?即便是问了老道,老道也只能补充三点:一是节欲保身二是好生恶杀三是敬天爱民,这便是帝王的养生大道。
为帝王者,整个天下莫不予取予求,若不节制欲念,就会在欲海中沉沦。皇帝陛下之前的历代帝王中,最长寿者莫过于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过了知命之年后就不近女色、不食荤腥,并且精修佛法,但其寿命也不过八十有六。
何也?
梁武帝频频颁下恶法,治下奸佞无数,死于他恶政之人不知凡几,这些皆是要命的因果!因,发于微末,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长成了要命的祸胎。果,成于累积,总会在肆意享用之时又铸下了要命之因。
至于敬天爱民,敬天者,有畏惧心而已。帝王一旦有了畏惧心,行事就不至于肆无忌惮,也就少造了要命之因果。爱民者,坐享福报而已。福报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总会在某个时机降临。”
武曌沉吟良久,方道:“还请道长以更多修行事教我。”
对于武曌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态度,义剑仙心中无比窝火,当场就要发作。但转念一想,原本也没怎么指望她能出些什么力气。天下官员儒门占了三成,道门黄老一脉也至少占了一成,再加上法门之助,调动天下官员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皇帝不反对就好。
于是义剑仙卸下了心头包袱,淡淡道:“道门修行有七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名为凤初境,修成之后,宿疾并销,百病不生,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对世俗之人来说,这已是无上欢喜的地步。皇帝陛下中意否?”
武曌笑道:“即便是百病不生,也终归逃不了老死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