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弦琴(2 / 2)穿越之知足有幸首页

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

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

面和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

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

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

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标记音位。

七弦琴亦称瑶琴、玉琴,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七弦琴盛行已久,到现在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七弦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七弦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七弦琴使用的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多为丝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

七弦琴的音色:七弦琴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七弦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

七弦琴的声音:它是让人迷恋的,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七弦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韵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

在当代,我国文人雅士几乎家家都有七弦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七弦琴是必修乐器,孔子是想通过七弦琴来陶冶人的情性。相传陬操、获麟操、猗兰操皆是他的作品。

七弦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在乐器中,七弦琴的声音是特别的,它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二胡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有点让人心痛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却平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截了然。它是细腻含蓄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作合奏乐器,而适合独奏。

能与古琴相和的,惟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七弦琴为人们所偏好的原因。

历代也流传着不少有关古琴的美谈。西汉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是以古琴为媒的爱情故事三国孔明以过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时,焚香操琴,一招空城计成为后世戏曲中久唱不衰的经典故事。

七弦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它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

七弦琴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色彩,比如,它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

七弦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及闰月。相传七弦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七弦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七弦琴有100多个泛音,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七弦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现存有150多部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如流水、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