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第68章(1 / 2)莫挨老夫首页

明星店在大众的眼里,就是昂贵和不等值的代名词。

比如明星们很喜欢投资的餐饮业动辄一个菜一百起。偶尔一个青菜或者简单的一个肉丝面都需要七八十的价格。开个火锅店,肉类一份甚至需要近两百。

若说昂贵有昂贵的价值倒也罢了。经常有新闻爆料这些明星店以次充好,卫生不达标等等。因此大多明星餐馆最后的下场几乎都是关店。

餐饮业尚且如此,那些服装业、美妆业的就更不用说了。设计不但丑,质量也差料子更不必提。

久而久之明星店在广大路人眼中,就是“粉丝经济”“傻子才去”的代名词。

不过也不是不能理解明星们开店也就是投个钱开业的时候站站台就算完事了撒手不管能管得好才是怪事。

粉丝们都很有经验了。

因此她们做好了杨篱家的酒可能又贵又不好喝的准备。

不不不,也许上了央视之后,酒会好喝点。

五千瓶的销量在三秒钟之内就一扫而空了这还是在每人只能买一瓶的情况下。

“等等我看了一下是不是淘宝卡住了啊?为什么我买一瓶酒只扣了我25块9啊!”

25块9,一瓶酒,还包邮?

这真的是明星店不是什么九块九包邮之类的三无店么?

“……是不是我们公公婆婆忘记算上包装费和邮费了啊,我觉得小篱笆这么蠢蠢的,公公婆婆可能也算数不太好。加个狗头,我真的不是黑。”

“我也这么觉得。”

“我已经去发私信提醒公公了,惆怅。我好不容易抢到了一瓶,可是一想到还要从小篱笆那本就不充足的荷包里掏钱,我就十分过意不去。”

“呜呜呜呜我没有抢到,你们真的可怕。”

“……抢的不仅只有我们,还有很多看了央视节目的人啊。”

“是啊,我看见我闺蜜也在抢,她根本不追星的。但是她说她爸喜欢杨篱的那一个单元节目,想喝酒,所以她就去抢了。”

“回了,公公回我的信了!”

“哎哎?公公说,他没有弄错价格,就是25块9。他说就是一口的量,卖这个价钱已经很赚了,不能收支持他家酒的客人太多钱。呜呜呜,公公人也太实诚了吧!”

“25块9,包邮,还是明星店,我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

“靠,有人在嘲讽杨篱家的东西不上档次,低价吸引顾客,网页链接。”

“等我进去披个马甲骂他们。”

“不用在意这些家伙,酸味都溢出屏幕了。有时间骂这些家伙,还不如等酒到了我们给个好评呢。”

“对!”

“进去不是给他们艹流量么?呵呵,我们家小篱笆无人可挡哈哈哈!”

“小篱笆棒棒的。”

……

爸爸和妈妈两个人其实有点担心五千瓶酒,每人还只能买一瓶的策略能不能将酒卖光。

毕竟,这需要五千个人啊。

一口酒的量,卖二十多,爸爸实在觉得不太合适,以前他们卖一瓶也就这个价。

小地方的人力便宜的很,包装什么的也就一两块钱。这一次上架的梅子酒,原料成本也便宜的很。最大的费用,也就是邮费了。

“老公,你过来看。”妈妈惊呼了一声,“全……全卖光了。”

“啊?”爸爸愣了一下,又低头看了看手表,“现在不是才十二点零一。”

“准确来说,是三秒钟就卖光了,我们刚才的网页卡了一下。”妈妈的声音有些飘忽,“现在的人,买东西速度都这么快的么?”

三秒钟,还不够他们发一个呆,结果居然就全部卖完了???

爸爸妈妈对视了一眼,默默的关了电脑。

可能他们还需要多学学才行。

杨篱家的酒三秒钟卖光,一瓶只卖25块9的消息很快就成了大家热衷讨论的问题。

一开始,这个问题只是在粉圈发酵而已。

不少对杨篱路人的粉丝知道以后纷纷表示“实在良心”“路转粉”,毕竟这么一点钱拿出去也就喝杯一般般的奶茶,人家出包装还包邮,这个价格何止亲民,根本就是免费做口碑。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么便宜那酒是不是就兑了水和酒精”“一开始只是打开销量降低成本吧以后就会涨价的”等等。

可是等到张师傅和沈师傅的淘宝店也统统推出什么259,299,399等等价格的酒的时候,大众的目光就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

人家就是真的卖的便宜!

传出去之后,特色华夏的观众们都沸腾了。

只需要二三十块钱,就能尝到同款的酒?

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得到?

大家哗啦啦的跑去他们的淘宝店,发现都下架了,只能等到下个月。

“啊啊啊啊啊快递员喊我收快递了,我马上就能尝到小篱笆家的酒了,激动,等会儿等我直播!”

“我也想喝,可是我没抢到。杨篱家的酒上热搜了,我感觉下个月会更难抢,但是公公说还是只有五千瓶,因为他们做不过来qaq。”

“救命,我只是想要花点钱而已,为什么要这么难?”

“我也想喝啊啊啊。”

“公公你真的不会赔本啊我好担心啊!”

杨篱家的酒差不多会在拍下后的七天左右发货。

没办法,前期招聘来的工人们业务还不是很熟练。

他们用的是瓷器瓶子装的酒,瓶子设计的很是小巧精致。然后可以直接将酒瓶放进镂空好的泡沫箱里塞紧,再缠上一层泡沫纸,一同放进纸箱里。

美观度上可以打个五分,但是结实度上可以打十分。

抗震抗摔。

瓷器酒瓶这边也是镇子上一个专门贩卖碗碟的工厂出的。只是这些年工厂一直都没有什么生意了,恰好接到杨家这边的订单,直接开了模具,倒也是一个进项。

当然了,包装的纸盒、泡沫袋之类也全部都是镇子上本就有的。

在这种十八线的县城镇子里,这种小型的工厂比比皆是,大多都是家庭式的经营。早年也是一个相当惹人羡慕的生意,只是这些年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客户也大量流失了。

杨家的生意目前虽然还只是起步,但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不过,这些都不是买酒的客人们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