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神秘的草原(2 / 2)野岭迷宫首页

于老师说那只是你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六尘不空,六根不净,那些身外之物是入不了佛主法眼的。不过于老师也说不清到底怎样才算极乐,只知道那是人生最好的归属,许多人死之后都奔那去了。

郭叔笑道:“说不清就对了。套用一句偈语,极乐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在一些佛经中,都把极乐描绘成一个没有苦难,没有生死的清静之地,唯独没有具体标准。极乐本身就是佛教避世劝善思想的核心所在,它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是虚拟的,因此只可意会,难于言传。就像这墓室里边的这些,极乐已经难以用语言形容了,智慧的古人便用金汁,在墓顶画了一个火红的太阳。你们看,在佛陀和菩萨的围绕下,外界光源照到墓顶的太阳,反射回来的金光让人震撼,犹如万道佛光普照,不经意间有一种想立地成佛的冲动……”

听了郭叔的话,到底觉得佛学浪漫,原来还以为就老百姓喜欢晒太阳,没想到菩萨也喜欢太阳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美的意象,它暗示了佛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高悬于头顶,能带来无限的光明和愿力,这就是佛带给三大千世界最大的功德。因此只要有佛在的地方就有希望,就有生机,就有光明。通俗的说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于老师摸着金棺,说:“这刻着狼鹿纹饰的金棺和下边地宫里的狼首鹿身棺椁虽然外形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现在看来,下边的空棺代表了墓主已经离开地府,不再沉沦幽冥地下,而是乘着天狼神鹿的庇佑,飞升到了长生天之上的佛界,荣登极乐了……”

郭叔点点头,“是啊,这些思想虽然我们现代人看来是多么的荒诞不经,但在古代,这可是权贵们视为至高无上的头等大事,体现了古人生于轮回,终于极乐的价值观念。只是时过境迁,风俗变异,思想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到了今天,想要飞天的已经绝迹了,下地狱的倒是一茬比一茬多,好多都排不上队,甚至连监狱里都关满了。单从这思想追求上看,不能不说是越混越回头了。”

郭叔推测,从这棺身上的狼、鹿看来,墓主死后又回到了狼、鹿合体的棺椁之中。这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希望死后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回到长生天。纵观北国古代史,有着这种狼、鹿崇拜的,当数北国草原上的蒙古族。

郭叔告诉我们,在《蒙古秘史》的开篇里记载,蒙古人的祖先是长生天授命的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他们带领部落,离开生息繁衍的额尔古纳河畔密林,一路西迁,渡过腾汲思海即今天的呼伦湖,到达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驻牧,也就是今天蒙古东北鄂嫩河上游地区。在蒙语中,“孛儿贴赤那”一词意为“苍色狼”,而“豁埃马阑勒”一词则意为“惨白色鹿”。历史上,崇拜狼图腾的不在少数,如匈奴、东胡、突厥、回鹘等北方少数民族都出现过狼图腾的崇拜,但鹿图腾的崇拜就少有了。鹿柔顺又善于奔跑,健美而有神力,是蒙古族崇拜的图腾。蒙古先人原先生活在大兴安岭山麓,那里有大量的鹿,史书中就有“东山苍苍,神鹿徜徉”的记载,东山大致就是大兴安岭一带。在蒙古习俗里认为鹿能显灵,还能驱魔镇邪。时至今日,在内蒙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还能看到鹿崇拜在人们生活中遗留下的痕迹,一些巫师、萨满一类的人物依然保留了鹿饰的传统,所用的青铜镜及法鼓等也大多刻有鹿的形象。这种“苍狼白鹿”的图腾崇拜是蒙古特有的,对蒙古先民曾起到过巨大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确定,这里长眠的是一位带有宗教色彩的蒙古权贵……

听着专家的讲解,一下把我们带进了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草原。古墓渐渐有了轮廓,我的心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是绷得更紧了,在这片神奇的草原上,有着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是我梦中见到的地方吗?这座七级浮屠真是“无相塔”吗?还有那密宗圣女,红背妖狼……

想着就让人头疼。尤其是在梦中,那密宗圣女好像给我指了个什么去处,但具体去哪里却记不清了,可把我愁坏了,真是因果轮回从前定,今生半点不由人。这回都赶上账房里的老账了——该收的收,该还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