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之罄qng矣,维罍li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h!无母何恃?
本意是: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小瓶的酒倒空了,那是酒坛的耻辱。失去父母的人与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死去的好。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
注:圣善语出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就是母亲的爱,没有什么人可以相比较,后来也专指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
注:昊天罔极hinngj,语出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注:这一句的大意是,太痛苦了,我们的太后呀,她是那样的聪慧贤良,所以才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起了宋朝最后的力量。
”
张世杰一开始哭,便自己也停不下来了,要知道现在的张世杰也已经60多岁了,在那个时代,这就算高寿,而且还是那么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想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想到张弘范和自己这几年斗争屡次失败,但是借助强大的蒙元军队,反而能够不断地增强力量,以致于到今天的地步,他很清楚自己走了昏招,但是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不把船都用锁链锁起来,也许一大半军士早就跑掉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没有任何有效的力量,这当然也包括参谋力量。
等到他自己开始呼号吟诵起诗篇,诗篇本身的文化力量,精神张力,给了他更强大的心理感受。
因为他此刻情感特别充沛,使用了古风和楚韵,本来就非常有歌唱性,这个东西,又讲究重章叠唱,因为歌曲诗词篇幅短小精悍,正是要反复吟诵,才能咀嚼精髓、酝酿芬芳,故而故而一遍又一遍,反复,就叫做重章叠唱
张世杰开始第一遍,读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二遍,吟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三遍,咏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四遍,诵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五遍,歌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六遍,舞出来
张世杰开始第七遍,蹈出来。
浅吟低诵高歌深咏
没有手鼓,没有古琴,没有美酒,没有美食
韩子正
特别注:
很有必要做出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解读,才能方便大家尤其年轻人对中华文明和传承有所颖悟,如果一个人吃了六个馒头,饱了,他可不可以说前面五个都是废物点心?酒是粮,液一瓶能够买8000斤大米,是不是家里有钱,天天喝液就会成为人上人,仙中仙?这显然是滑稽可笑的,与事实更是不符合的。
传统中华汉文化对于艺术表现,对于志向、道德、伦理和做事,有着浑然一体的、宗教般的观点和理解。
这一点是中华文化传承我个人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不理解这一点,就有可能对“士”文化的偏差甚至蔑视,也就无法再汲取这种特殊的营养。
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语出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大意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这是说士子或者士人,天然有传播教化,担当社会的道义,维护正义当然也必须具备一定维护正义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士,或者士子呢?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的称呼,多为卿大夫的家臣,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到了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的意义已经逐渐转化,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的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
以上信息反应了士子的社会阶层意义,另外,应该看一看士需要具有什么?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孔夫子将官学向社会普及,降低入学门槛,导致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的教学,是要求学生同时学习六艺的。
欧洲早期的贵族,也更多的是首先能够征战,并赢得战争,能够保卫家园。
这和明清以后,乃至现在的读书人、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小鲜肉、小白脸、娘炮等,含有一定“审美”文化,完全是两个方向,宋朝苏轼、辛弃疾都是文武全才,至少是能够上战场用冷兵器厮杀的,孔子自己本身也是拥有强大武力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孔子不仅身材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列子记载说:“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意思是说,孔子力气很大,一人就能把闩城门的木杠举起来。淮南子载,孔子善跑,称孔子“足蹑郊狡兔”连奔跑的兔子都能捉到。除此之外,驾马车可能是孔子最精通、最娴熟的一门技巧,也就是古人说的“御”。“御”也是周礼之一。孔子家语称他“御狂马不释策”,他自己也曾说过:“吾和执?执御乎?执射乎?吾吾执御矣。”
我个偏向于认为古代“士”某种意义上,具有精神和文化图腾的意义,孔子的学生里面,子路打架和打仗都很好,子贡则非常会做生意,子我甚至敢于并且能够反思批判他的老师,子渊也就是颜回能够“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离不开颜回的功劳,子有就是冉求的战绩和军事活动,可以说是继曹刿之后鲁国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这些才是“士”本身的意义和学习的内容。
士本身对礼的学习和要求也是要的,礼就是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规则和范式,这当然就有不同人的心理的了解和把握。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功能大略与当代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央精神文明办、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的时代还兼个保密局什么的。
说一下乐:这是本文里面多处诗词歌赋舞蹈等描写的重要原因和推动因素
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吏,并负责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历史记载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师襄,春秋时期鲁国著名乐官,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史记里说他“以注:凭借击磬为官,然能注:特别擅长于琴”。
这一段里面可以看到,礼和舞乐以及音乐舞蹈里面的器乐,是有紧密关联的,
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自学徒起便学习的六种技艺:剑术、骑术、游泳、狩猎还有矛术的说法、棋艺、吟诗。
剑术、矛术、骑术锻炼战斗力游泳锻炼生存能力狩猎、棋艺锻炼战术与思维吟诗陶冶情操。
可见在那些历史时代,想要称为一个贵族战斗和保护子民,能力的要求,是相近的。
有人说现在流行歌曲就很好,学习古代文化,吟诗弹琴没有意义,要知道士同样也代表着一种社会阶层并拥有强烈知识品格属性,某种意义上,是精神和人格乃至生存能力上都较为自由用高级这种缺乏实际意义的用词。
毛诗序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者一说为孔丘弟子子夏作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情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大意说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涵蓄在心里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和继续它,咨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感情表现为声音,声音组成五音的调子就叫音乐。
太平时代的音乐平和而欢快,它的政治清明和顺战乱时代的音乐饱含着怨恨和愤懑,它的政治必然乖戾亡国时的音乐充满了哀伤和忧思,它的人民一定困苦。
特别请注意“所以纠正政治的过失,感动天地和鬼神,没有超过诗歌的。”
再看看诗歌的使用“古代的圣王就用诗来规范夫妇关系,培养孝敬,敦厚人伦,完善教化,移风易俗。”
从现代心理学上也已经普遍认识的,人的情绪塑造,音乐、舞蹈、歌唱、戏剧,当然现代艺术电影、电视剧,会如此巨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世界观,也会直接影响心理状态。
注:顺便说一下,本文尽量不抄袭各种诗词,因为网文里各种爽文抄袭的实在太多。本人年过五旬,虽然才情浅薄,不敢不自己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