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谊(1 / 2)风起宋末首页

再来看看宋国这边。

上次和诜为了抢功,背着童贯上了一份奏折,只言辽国逃人来报,耶律大石似有降意,招降与否,请朝廷指示方略。

奏折到得银台司,顿时便掀起了轩然大波。自宋国立国以来近二百年,朝廷一直被辽国按在地上摩擦。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让蛮夷欺负了两百年,这让以孔孟道统自居的文官们如何自处?好在如今天开眼,北边崛起一个更狠的,当初欺负自己的蛮夷,如今被更蛮夷的野人在欺负。

闻听得如今辽国第四把手耶律大石也有投降之意,宋国文官们还不得乐到天上去了。两百年了,整整两百年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待到耶律大石投降来朝,当请官家祭告太庙才是,给太祖、太宗报报喜讯,给真宗、仁宗出出怨气。

便有许许多多的文官儿私下串联,务必要将这耶律大石招降来朝。若是官家不肯,大伙儿宁愿一起碰死在垂拱殿前的石柱上,也要逼着官家下诏。

至于朝中的大佬,此时到是表现得很平淡。朝廷面子算什么?官家的心思才重要。官家若是想招降,那招降耶律大石肯定是伟光正。官家若无心招降,那不招降耶律大石才是伟光正。

如今看起来天下富足,四海升平。身为艺术家的赵佶忙于创作,平时不怎么看本子,若是有奏折上来,紧要的事情就交给王黼处理,不紧要的要么直接驳回,要么就等着大朝会之时银台司当面奏报。

过得几日,待到大朝会之时,果有银台司使奉上和诜之奏折。

赵佶命人接来,却不用自己看,自有朝官在旁边诵读。待听得耶律大石四字,赵佶便举手命读折朝官暂停,回头对着身边的大内总管李彦开口道:“耶律大石?倒是耳熟。此非朕故人耶?”

李彦乃是赵佶身边的老人,当初赵佶仍为端王之时便跟在身边。闻听得官家开口,便赶紧低下腰来,开口道:“官家好记性。二十来年前,此人亦曾游学汴梁。当时官家龙潜,倒是与此人有过交往,也曾几番诗酒唱酬。”

听得提醒,赵佶渐渐的想起了二十来年前那位文采风流的辽国少年。便又挥了挥手,命读折朝官继续。

待到听完奏折,得知这耶律大石愿降。赵佶便开口道:“辽国日衰,连累得故人也落魄如斯。彼既有降意,当招之来朝,以全故人之谊。”

底下那群小官儿闻言便长舒了一口气。官家有意招降就好,用不着自己去撞柱子了,赶紧齐声喊道:“陛下圣明。”

朝中的大佬见得官家主意已定,自然知道怎么站队。

眼下王黼职位最高,自然第一个站出来奉承。但见这货出列开口道:“与其说辽国衰落,耶律大石势蹇来投,倒不如说官家的功劳。官家仁德遍于天下,招抚诏书既下,便引来辽国如此重臣。臣为官家贺,为朝廷贺。”

赵佶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便轮到蔡攸(蔡攸身为蔡京长子,却与王黼是死党,二人与蔡京并不对付。),这货便出列开口道:“官家贵为天子,尚且不忘布衣之谊,倒是让臣等汗颜。如今既要招揽这耶律大石,自是天子恩德。既如此,莫如在汴梁修筑一座故人馆,待到辽国故人纷纷来降,自可安置于故人馆内。闲暇时节,官家亦可再叙故人之谊。”

听完此话,赵佶自是大喜,当下便命梁师成草拟诏令,命工部于京师之中择风景秀丽之处,开工建馆。

接下来一群大佬各自上来拍马屁,轮流表演。多说耶律大石肯降,乃宋国大兴,辽国必亡之兆。

这阵子李彦让蔡攸拍马屁拍的很爽,投桃报李之下,欲要让蔡攸再立功劳,便在赵佶身边开口道:“官家既有招降耶律大石之意,只恐童道夫(童贯)身为武人,为人粗鲁无文,误了官家的招降大计。且耶律大石于辽国身份贵重,于情于理,当另派对等之文官前往,专职招抚。”说完此话,李彦便拿眼睛看着蔡攸。

赵佶闻听得此话,开口道:“是极!耶律大石此人心高气傲,若让其屈膝于武夫之前,倒是有辱斯文。诸位卿家,复有何人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