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建城(1 / 2)崛起在大周首页

青龙乡的舌溪边,穿着补丁衣服的男男女女百姓正在河边卷起袖子裤腿,用竹筛子在河边打捞沙子,旁边还有几个孩童在帮忙。说是帮忙,其实都在嘻嘻哈哈的玩水。

而类似这样的弯着身子在舌溪边上打捞沙子的百姓蔓延好几里远,足足有好几百人。

他们把打捞起来的沙子铺堆在舌溪的岸上,而舌溪的岸上已经堆起来了上百堆一人多高的沙丘。

在每堆沙丘的旁边还有几个身穿补丁衣服的百姓在用铁铲在铲着沙子,泼浇在一个后面有两个木头支架斜立着的大长方形的竹蔑编成的细密筛子上。

沙子浇在细密斜筛子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在下滑的时候,细沙就会被筛到竹筛子的后面,堆成一小堆细沙。

而在细沙堆的后面也有几个百姓拿着铁铲边把这细沙铲在竹筐上,这竹筐却不是有空隙的,而是密闭的,上面已经满满的装满了细沙。

待细沙装满了竹筐后,两个穿着补丁的百姓用一个扁担穿过竹筐的蔑绳,把装满细沙的竹筐抬起来,然后就往后走,而后面却是一条沿着舌溪边上延伸的大路。

大路上正停着一些驴车和马车,但更多的还是一个个百姓推着的独轮车。

这些车旁正有着一个个百姓在把一筐筐的细沙,抬上一辆辆的木车上,待用绳索捆绑好了后,立刻让那些赶车或者推车的百姓,运走。

这样从空中俯瞰,成百上千的百姓忙碌在舌溪边上,从溪水边到溪岸边,再到大路上,人来人往,分工明确,忙忙碌碌。

而他们就是被叶一青和钱八斗组织起来修建镇邑的四乡百姓。说是四乡百姓,其实这里忙碌的基本都是青龙乡的百姓。

他们按照叶一青的要求,正在舌溪上淘沙,筛沙,装沙,运沙,运到叶赵集去。

而在青龙乡的一处山中,同样可以看到几百名百姓,正在拿着锤子铁凿在乒乒乓乓的凿着石头。

然后把凿下来的青白色的石头,放入竹筐中,然后也两人一组,慢慢从山中抬下大路上,让驴车,马车,独轮车运走。

他们凿出来的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这种石头是石灰石。

青龙乡生产石灰石,舌溪盛产河沙,这在南安县众所皆知。

一辆辆独轮车和驴车马车运载着慢慢的细沙和石灰石,运往油山乡和青莲乡。

石灰石是运往油山乡的,而细沙是运往青莲乡中的叶赵集处。

而在油山乡中的一处山丘上,青烟从这处山丘四周冒出。

仔细一看,原来这山丘底下,竟然被挖出了一座座窑洞。

这些窑洞深入山丘里面,里面非常大,外面却只留着一个窑洞门。

这处窑洞就是砖窑,已经存在着几十年了。

砖窑外面宽阔的场地上,堆放着一框框的石灰石,除此之外,还堆放着一排排的用木板模子压好的黏土砖坯

而一些光着膀子的百姓,抬着一框框的石灰石,或者黏土砖坯,就往窑洞里面走。但石灰石和黏土砖块却并不是往同一个砖窑进去。而是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砖窑。

进入之后,只见砖窑窑窖室成一个圆桶形,窑室底部中间有一条沟,这是火道,火道的侧面就是窑门,而窑门外有窑洞与外窑门相连。

窑室很高,所以在窑室中,从下到上,开了三个窑门。底下是下窑门,窑室中部有上二窑门,上部还有上窑门。

这些窑门的作用就是装窑以及出窑的通道。

这些烧窑的百姓把黏土砖坯,放在窑室的底部,然后不停一层层码放上去,到了一定高度后,就在二窑门码放又叠得高了,再从上窑门码放黏土砖坯。

装完黏土砖坯后,顶层要预留出烟道,其他部分被百姓覆土遮盖。窑门也都要封闭上。

待弄好后,才从联通的火道的底部窑门搭建火炉烧火烧窑。

而烧石灰石的砖窑,却不是这样的放法,而是铺一层柴火,铺一层石灰石,这样一层层铺上去,而且石灰石尽量捶打凿成小块模样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