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芳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衣和灰白格子的灰裤子。这种朴素的装束实际上很适合她,让她显得不胖不瘦,温情柔和。我们很想手拉着手走在一起,可是,光天白日之下,我们都不敢,只好把身子靠得很近地走在一起。
我们顺着东大街朝着钟楼那边走着,她不时地带着我进到商店看着衣服。其实我们什么也不想买,只是想随便地到处看看。
到了钟楼,我带她进到钟楼书店。我在文学和英文书籍的柜台边来回地看着,买了本川端康成的伊豆的歌女和一本英文小说集书死者,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
这两本小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文学作品。伊豆的歌女是一位十四岁的日本女孩爱上了一位在伊豆旅行的高中学生。而死者则是写一位女孩回忆她和一位十七岁的男孩恋爱时,因为男孩十分爱恋女孩,就在生病之中,乘着黑夜过来看望即将离去的女孩。因为男孩一直是在窗子外边,和女孩隔着窗子恋恋不舍,又过了大半夜时间,男孩受了凉,不久就死了。这两本小说我过去在学校图书馆里看过,觉得不过瘾,就想把书买来,想啥时看就啥看。
其实,我要买这两本书,还有一种心结,那就是我在十四岁和十七岁时都有过我心爱的女孩。她们给过我许多的爱,让我难以忘怀。
张云芳买了一本医疗外科学。那书很大很厚。我对她说,“你还看书呢?我看我们学校的女老师除过把课一教,都没人钻研业务。”
她说,“我的文凭才只是个大专,人家大医院里的医生都是非本科生不要,所以,我现在一直在自学自考本科专业课程。”
我听她说在自考本科,就说,“听说自考非常地难,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在自考中文专业,都考了三年,十三门课才只过了六七门。”
她说,“慢慢考嘛,两三年考不过,就考上五年六年,我一定要考过本科。”
出了书店,就是钟楼电影院,门前换着牌子,上面写着:正在放映水晶鞋和玫瑰花。它实际上就是英国童话故事辛德瑞拉或是灰姑娘。这个电影我没有看过,但我在前两年的大众电影的封底见过男女主角接吻的剧照。
听说那幅剧照还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读者愤怒的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意思是说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竟堕落到和资产阶级杂志没什么区别,我道要问,你们到底想干嘛?是否想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
后来,编辑部把这封信又刊登出来,让全国人民进行讨论,并发表了一篇寒流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的文章。事实证明,大众对于开放的热衷远远超过了对于保守思想的眷恋。
其实,我就保存着那期的大众电影,我当时要买大众电影,就是因为有那幅接吻的剧照,这样,我就可以时常地把它拿出来欣赏一下,让我对甜蜜的爱情有一种向往。否则,我是不会买那本杂志。
张云芳说,“这电影我看过。”
我说,“再陪我看一遍。”于是,我拉着她的手一起进到了电影院。
这部电影真好看,我从来没看过这样精彩的电影。我被电影中的情节深深地感染着,当我看到男女主人公在拥吻时,我都有些忍不住地想要亲吻一下我身边的张云芳。但因为旁边有人,我只能用手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电影结束后,已是晚上七点,我们从电影院后门出来,后门是一条很窄的街道。街道很黑,只有稀零的灯光。我用手搂着张云芳的腰,随着人流朝街道的出口那边走去。我们走得很慢,等人群散去,我们走到了街道的黑暗处。这时,我就把她搂着,用王子亲吻灰姑娘那样方式亲吻着她。我们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地浪漫着。
眼前这小街道幽深狭长,灯光昏暗,行人稀少,而我身边的姑娘又是那样地可爱。这让我不禁背诵起一首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她听着这诗,就说,“这诗我好像过去听过。”
我说,“这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巷。”
她说,“对,是戴望舒的雨巷。”
她居然连戴望舒的诗都知道,我就很惊讶地把她又搂着,亲吻着她。
走到街口处,有家小饭店还没有关门,我就请她一起吃碗面。
她说,“我得赶紧回家,我都没有事前给奶奶打招呼,她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回家。”。
于是,我就送她回家。我们在钟楼旁边乘公交车,把她送到了朝阳门东边的长乐路下了车,大约走了不到二百米,来到了一栋四层家属楼的前面。她指着二楼的一家门户对我说,“那就是我家,可我不能请你来我家,因为我奶奶还不知道我们在一起。”
我说,“我不去你家了。你快回吧。”我看着她上到了二楼,在门前朝我挥了下手,然后,推门进到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