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奢崇明之叛(2 / 2)天启帝首页

叶向高沉默了会儿,答道:“臣以为祸根就在于朝廷对西南诸省实行的羁縻政策。西南诸省多系古蛮、古夷的后代,有着迥异于中原的风土民情,有鉴于此,自然对朝廷离心离德。自汉唐以来,历代的朝廷对于这些古蛮、古夷的后代,多家笼络,实行羁縻政策,也就是以夷制夷,让地方的土人做土官,让他们自个儿管自个儿。自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已降,国朝实行土司制度,对西南边疆的这些古蛮、古夷的后代的首领授予一定的官职爵位,让当地土人自治。如此以来,当地土人就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力,其中就包括一定的兵权。加上西南各省山高林深,远离王化,一旦朝廷疏于防范,他们就会起兵闹事,这也是历代久经不绝的事情。”

“臣以为想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件事,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改土归流,彻底改变以往的羁縻政策,废除土官,改任朝廷选任的流官。如此方能强化朝廷对西南各省的掌控。”

孙承宗也身有同感的奏对道:“皇上,其实历代先帝都有在推行改土归流之政,但是大都不成系统,都是零散的,一般而言就是那里有反叛,等平定叛乱之后,便将反叛的土官革职,并改任流官。所以历代以来虽然也在推行改土归流但因为规模不大,收效甚微。臣同意叶阁老的意见,在西南诸省大力推行改土归流之政策。”

皇帝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策略。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孕育,扩张至长江流域逐渐成熟,而后更是振翅高飞,彻底摆脱了大河文明的束缚,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敏合二为一,这一路走开虽然磕磕碰碰,步履维艰,但总的来看,中华文明的内涵都在丰富,中华文明的版图更是不断地增大。中华文明也从单一民族,扩充至多民族,这其中难免会引起民族间的摩擦,乃至冲突。在多民族相互融合期间,例如羁縻政策、土司政策这种怀柔的温和派路线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种温和的政策能够缓和民族矛盾。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种温和政策就是终点,就可以画上句号。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一只手来办,仅仅抛出胡萝卜或者只会一味的挥动大棒蛮干,都是行不通的。

但羁縻政策推行到一定事件后,应该改弦更张为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政策,否则多民族的文明势必走向分裂。

当中华文明从黄河走向长江的时候,为了缓和与长江的确世代生息于此的民族的关系,类似于羁縻政策的温和派路线就是不可避免地。时间一久,再将羁縻政策抛弃,改正以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策略,那么千百年以后,我们这些后人可以轻易的做出判断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生息的人民已经不分彼此。

而皇帝现如今敏锐的做出了判断,这个改土归流就是比羁縻政策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策略。废除土官,改任朝廷选派的官吏,那么就能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带进西南土司,潜移默化的影响西南土司,最终达到文化大同的效果。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什么理由谋反呢?

不过,皇帝还是要提醒叶向高跟孙承宗,“无论是西南乃是辽东,无论是苗族、彝族还是女真蒙古,他们都是大明朝的子民,朕视之待之一如中原汉民。至于什么土司、土官之类的就不要再提了。以后都称呼为少数民族吧,意为比汉民族人数较少的民族,如此称呼,有利于增进必此的感情,减少不利于团结的因子嘛。朝廷也不能总是怪罪西南少数民族反复无常,总得从自身找找原因,只有朝廷将西南诸省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百姓一视同仁,人家才能心服口服不是?”

闻言,叶向高跟孙承宗对视一眼,连忙拍马屁道:“唐太宗有云:自古贵华夏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皇帝有如此胸襟,方有贞观之治。如今皇上之胸襟可谓远超唐太宗皇帝,中兴大明,重现太祖成祖盛世指日可待矣。”

皇帝撇撇嘴,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两人这种赤裸裸的马匹,他并不感冒。皇帝又道:“纸上谈兵容易,但具体落实却如那蜀道一样艰难。西南少数民族的官员们都拥有着大量的土地、百姓,储藏着众多的武器装备,乃至高筑城寨来自卫,加上西南各省山高林密,可谓是易手难攻的很,他们素来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现在想着要用一纸诏令让他们乖乖改土归流,这谈何容易?”

顿了顿,皇帝又道:“所以孙老师,你此次前往四川平叛,一定要打出朝廷的军威出来,此战打的不仅仅是一个奢崇明,而是整个西南的羁縻政策!要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少数民族头领们瞧真切了,待让他们见识见识朝廷的魄力、武力,只有先让他们学会敬畏,日后改土归流时,才会让他们因为忌惮而不敢造次。”

孙承宗忙道:“皇上英明,臣明白。”

“改土归流是件好事。”皇帝站起身来,开始抬高这件事的价码,只见他义正词严的说道:“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在高山深林之中,不能沐浴王化,无论是农桑、礼乐、选举、经学都远远落后于中原诸省。西南的老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朕又怎么忍心让他们过着刀耕火种乃至茹毛饮血的日子?”

“所以说,改土归流已经到了十分迫切地时候。只有让朝廷选人的官员到西南地方任职,方能带去文明的曙光,教化那里的百姓,让当地的农桑、礼乐、选举、经学一如中国故事。只有这样,当地的老百姓才能吃得饱,穿得暖,不至于同塞外的蛮夷似的,两只脚走路,吃不熟的饭菜,裹着兽皮招摇过市。”

“所以说,改土归流对于西南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幸事,谁敢阻拦改土归流就是跟西南的老百姓的福祉站到了对立面,都不消得朝廷派兵镇压,仅仅是西南的老百姓就不会答应。”

“当然了,当务之急,是要让西南的老百姓们知道改土归流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朕打算让温体仁跑到四川、云贵等地开办几家京报馆的分馆,用当地的语言,用当地人能够信服的形式,向当地人解说改土归流的好处”

皇帝侃侃而谈,背负双手,俨然一个大忽悠的模样。

叶向高跟孙承宗听得是叹为观止,而又自愧弗如。身为做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叶向高跟孙承宗二人自然不亏去苛责皇帝此番言论道德上的瑕疵,事实上道德君子是无论如何也玩不转政治的,至少玩不转封建时代的政治。

毕竟,在封建年代,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少不了阴谋诡计,而堂堂正正的阳谋则少之又少。

叶、孙二人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无法否认,历代杰出的政治家,无不是脸厚心黑的小人。譬如刘邦、譬如曹操、譬如建立大明朝的那位

项羽是贵族,是君子,但同时也是个憋足的政治家不是?否则也不会失去天下,到最后连自己的女人跟爱马都保不住。

“想要顺利实施改土归流的大计,首先,孙老师要在此次平叛战争中,打几场漂亮仗,让西南的少数民族首领们知道哪头炕冷,那头抗热!”

“其次,保持朝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存在,保持朝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优势!”

“最后就是具体实施的细节。切记,西南诸省的老百姓也是大明子民,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原则上要重抚不重剿。一旦真打起来,难免生灵涂炭,难免新仇旧恨,增加他们对朝廷的厌倦反感。”

“总之,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不劳师,不动众,为上也,一鼓就擒,无需时日,亦不失为中策。”

叶、孙二人连连点头,对于皇帝这一手恩威并施,王霸并用的伎俩可谓是心服口服。

“最后,就是车同轨,书同文那一套,此始皇帝故智,英明的不得了!就是要让夫子们多多的前往西南地区教化当地的百姓,让他们多读书,别一天天想着造反啥的,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去寒窗苦读,然后挤破头皮当个公务员啥的?这样大家都省心。”

“要多办学堂,多修路,让西南地区跟中原多多的互通有无,增进了解,增加情义,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理解我的苦衷,我明白你的心意,日后大家伙就都是亲兄弟,就再也不会争执、打架什么的了。”

皇帝将这些话时跟闹着玩一样,但叶向高、孙承宗二人细细思量却觉得其中包藏着莫大的政治智慧。

“皇上睿智通天,讲起治国理政的道理来更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臣等佩服。”两个老家伙诚恳的拍了个马屁。

皇帝摆摆手,示意他们等事成之后再拍马屁不迟。敲定了西南永定之策后,皇帝将注意力从孙承宗身上转移到叶向高头上。

“叶阁老,新的商税实行的如何了?累进税率进展的怎么样啦?”

闻言,叶向高眉头一挑,面露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