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都大捷(一)(2 / 2)天启帝首页

樊龙警惕的问道。

马祥麟一时语塞,樊龙冷哼一声,拔出腰刀怒吼道:“莫非你是奸细不成?”话音落下,樊龙竟然一刀劈砍过来。马祥麟乃是将门之后,打小磨练武艺,那里是樊龙这种酒囊饭袋可比的?说时迟那时快,马祥麟一个闪身躲过这一刀,而后抬手擒拿,便夺走了樊龙手中的腰刀。见状,樊龙身边的兵丁纷纷亮出武器,将马祥麟、朱由检等人团团围住。

“给我拿下!”

樊龙怒吼道。

朱由检连忙叫道:“将军且慢!”朱由检讲的是官话,并非四川方言,所以这声音落在樊龙耳中格外刺耳。他急忙挥手,令手下兵将罢手。

朱由检连忙说道:“将军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歹人。”

樊龙拿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朱由检,问道:“你这个娃娃是读书人?”

朱由检抱拳笑道:“将军好眼光,没错,小子朱五,出身石柱司一个书香门第。正欲前往湖南岳麓书院求学,因为赶上兵荒马乱,所以家里给雇佣了些打手,护送小子赶往湖南。若是将军肯高抬贵手,放小子一马,小子必有重金酬谢。”

樊龙冷冷的笑道:“小子,本将军且问你,你们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朱由检沉吟片刻后,恭敬地答道:“自然是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好!不愧是读书人,说的好!”

樊龙哈哈大笑道:“小子,既然你苦读诗书就是为了售与帝王家,换取高官厚禄,那么就不必千里迢迢的赶赴湖南了。你是川人难道就不知道我岳父已经登基称帝,建国大梁了吗?”

朱由检面色微变。

樊龙笑道:“你且留在军中效力吧,走走走,本将带你去面见大梁国的太子殿下!”话音未落,樊龙已经握住朱由检的手,硬拉着他要走,马祥麟大惊,他连忙一把将樊龙的手拍掉,并朝着樊龙怒目而视。

樊龙不怒反喜,他哈哈笑道:“好个鲁莽的汉子,你不怕本将砍了你吗?”

朱由检忙道:“将军恕罪,他是我家佃户,没有读过书,不懂得礼数,并非是有意冲撞将军的。因为我家对他有恩,所以他对我很是袒护,希望将军念在他忠心护主的份上,就宽恕他吧。”

樊龙哈哈笑道:“本将喜欢他的粗鲁!庄稼汉,本将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闻言,马祥麟一愣,朱由检来时改了个“朱五”的名字,他不知道此刻是不是也应该效仿朱由检道个化名出来。

见马祥麟迟疑,朱由检生怕露出马脚,他忙解释道:“将军,他叫马吉祥。”

“马吉祥,好啊,这名字祥瑞着嘞。”樊龙嘿嘿笑道,忽然他面色一变,冷冷的问道:“一个庄稼汉,哪儿来的这么好听的名字?”

朱由检面不改色,冷静的答道:“乃是家父给取的名,家父原是个举人嘞,在家闲赋多年,也没能谋个一官半职,便在乡野开办了私塾,整日教书育人,也积攒了些产业”

见朱由检把话圆的滴水不露,樊龙终于放下心来,他不在怀疑,对马祥麟问道:“本将见你孔武有力,似乎还真会写庄稼把式,不如到本将身边做个亲丁如何?不白让你花力气,每月给你饷银,如何?”

马祥麟不敢做主,抬眸望向朱由检征求意见。朱由检压根不敢回应,而是朝樊龙笑道:“既然将军赏识,那也是马吉祥的福分。马吉祥,你还愣着作甚?还不拜谢将军?”

闻言,马祥麟连忙单膝跪地,朝樊龙嚷道:“多谢将军提拔。”

樊龙哈哈大笑,将马祥麟扶起身来。继而他有握住朱由检的手,带着两人赶往奢寅的中军大帐。刚来到帐外,便听到奢寅在帐内大发雷霆,痛斥攻城的几名将领,见状,樊龙有些踌躇,不知道是否应该此刻进入,若是触及了奢寅的霉头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不料,奢寅竟是察觉到了樊龙的存在,便开口嚷道:“樊龙你他娘的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

樊龙一愣,连忙跑了进去,朝奢寅跪下嚷道:“殿下,您瞧我带什么来了。”话音落下,樊龙命令朱由检走进来。

见了朱由检,奢寅蹙眉问道:“这个少年郎是?”

樊龙笑道:“他是个读书人。”

奢寅蹙眉,更加不悦的嚷道:“老子在这个打仗呐,你给我弄个书生过来,是什么意思?”

樊龙笑道:“殿下稍安勿躁。连日攻城,进展皆不顺利。末将往日里常听一些书生自吹自擂些什么胸中蕴藏着百万雄兵之类的大话,此刻既然有书生在侧,何不令他出谋划策,若是浪得虚名,那便推出去砍了,可倘若当真胸有妙计,岂不助殿下成就大业?”

闻言,奢寅眼前一亮,他瞥了朱由检一眼后,却又犹豫道:“你的想法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这个娃娃是不是忒年轻了?”

樊龙一愣,朱由检虽然是个皇子,可幼年却没少被渴着饿着,所以身体发育的并不好,加上年纪又小,仅从外观上来看,的确难以令人信服。

见状,朱由检竟是反客为主的站出来,说道:“殿下此话却有些小觑天下英雄了。”

奢寅挑了挑眉头,嚷道:“好大口气,这么说你真有妙计可以帮助我攻下成都城?”

朱由检暗地里为自己捏了把汗,可面上却风轻云淡的笑道:“区区一座成都城何足挂齿?”

见朱由检口气极大而又面色如常,不似等闲之辈,奢寅已经信服大半,他忙令部将给朱由检赐座,而后问道:“那么敢问我要怎么做才能攻下成都城?”

朱由检沉默半晌后,反问道:“殿下可知诸葛武侯?”

奢寅忙道:“诸葛丞相的大名那个不知谁个不晓?我自然知道。”

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折服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从那以后诸葛亮的文治武功可谓深入人心,无论汉民还是少数民族都为诸葛亮建立了数不清的祠堂。直到明代,还有许多尊重传统的少数民族部落仍旧坚持着祭祀诸葛亮的传统。所以说奢寅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但是对于诸葛亮的大名还真是如雷贯耳。

“那么殿下可知道诸葛武侯的故事?”

朱由检神神秘秘的问道。

“什么故事?”

奢寅奇道。

朱由检笑道:“自然是诸葛武侯借东风破曹操的故事。”

“不知道你讲这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是何道理?”奢寅奇道。

朱由检笑道:“殿下有所不知,中原的读书人其实都拥有沟通天地伟力的能力,就像当年诸葛武侯那样,可以向苍天借来东风,火烧赤壁一样。侥幸的是我就读过类似的圣贤书,可以升坛做法,借来天地伟力,助殿下攻破成都城门。”

闻言,马祥麟目瞪口呆。

奢寅却是又惊又喜,他惊叫道:“此话当真?军旅之中可不能打诳语啊。”

朱由检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答道:“若是不能请来天兵天将,殿下只管砍下我的头便是。”

奢寅喜道:“好好好,不知道先生如何作法?”

朱由检沉思片刻,答道:“首先要建筑一座高台,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之后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我了。”朱由检胡诌起来头头是道,听得奢寅连连点头。

朱由检其实并非全然胡诌,他刚刚鬼扯的一通,全然是道教的一番天干地支的星宿学理论,这种道教的论调虽然被士大夫吗们不耻,却是在民间有许多信众。显然奢寅也听过类似的论调,故而深信不疑。

朱由检又道:“只是作法需要五日的时间,在此期间,希望将军停止攻城,以方便在下沟通天地神灵。”

奢寅连忙点头:“一切皆听先生吩咐调遣便是。”话音落下,奢寅跟樊龙便热火朝天的张罗着命令手下兵卒伐木垒筑高台。一旁的马祥麟被唬的一个眼大一个眼小,朱由检唯恐他露了怯,连忙给了他一个心安的眼神,便老神哉哉的闭上了眼睛,摆出一副神游物外的世外高人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