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奥数班(1 / 2)疯狂小升初首页

正在浇花的乐乐外公李明轩放下洒壶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太累了,这个年龄正是贪玩的时候,非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这不是违背了孩子发育和成长的规律嘛……”

陈渊博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小学的教训告诉我,单靠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女儿班上超过一半的学生都在外补课,所以我们也报了。去年中考女儿考上了一所省重点高中……”李雨露拿着手机一字一句地读着。

“你看,这是一个市民写给紫华市教育局局长的信,有媒体报道了。”她说将手机凑到丈夫跟前,继续念到——

尊敬的紫华市教育局局长:

我和丈夫都是农村出身,大学毕业后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四年前我花了6万元,托人把女儿送进了紫华市实验小学。女儿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其他家长都开始给孩子报奥数奥语班,我们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但孩子喊累不想学,为了不给孩子太大的负担,加之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把握,我们放弃了补习。小学毕业时参加小升初测评,报考的是一重点中学,结果落榜了,差了3分。落榜后我很后悔,我才发现当年那些学了奥数的孩子,不少都参加了奥数班或者学校的提前招考,许多都考上了重点初中。

落榜意味着我们要去上学区公办初中,这所学校离家不远,我每次去附近公园遛弯,总能看到穿着这所学校校服的男女同学在公园里亲密……我不想让女儿在这样的中学学习,我再次找人托关系,希望能将女儿送进其中的一所“六大名校”,对方给出的价格是20万元。这个数字我承受不起,只能让女儿进入了另一所公办初中……

一封信读完,全家人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

“上!奥数一定要上!”陈志豪说。

“我赞同!”陈明轩说。

“爸,你刚不是说这样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吗?”李雨露问。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考虑到小升初,也只得辛苦一下孩子了……唉!你不学人家在学……”陈明轩有些无奈。

李明轩三年前退休时在东来省紫华市社科院担任教授,退休后乐乐刚好上幼儿园,他唯一重要事情就是陪外孙成长,每天接送他。陈明轩老人希望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外孙能出人头地。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搞程序开发的女婿和公务员女儿一直都是他的骄傲,像他们这样家庭第三代能否成才,决定着两代人几十年来所奋斗来的社会地位与资源阶层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我搞了一辈子研究,从不迷恋权贵也不迷恋钱财,但我始终秉持不弃的就是家学。”老人说,“我曾做过研究:在近百个中产家庭里往上翻三代,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但却都是比较有文化积累与文化觉醒意识的农民,唯一的区别就是底子的薄厚而已。”

“爸说得对。人家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乐乐这辈可不能掉链子。”陈志豪说完转身问妻子,“你说呢?”

李雨露将手机撂在软软的沙发上,有些慵懒地伸开双臂做了个深呼吸,打趣地说:“既然大家都这么拼命,那我们也就拼了!”明显言不由衷。

随后她冲着书房里的乐乐说:“你们班豆豆在哪个补习班上奥数?要不,你和他一起上……”

“他在智超上。”乐乐说。

“要不,我们下午带先去奥数班报个名,看看情况。”外公说。

陈志豪科研项目上有些技术工作需要他回单位加班,老人和李雨露带着乐乐都来到智超教育补习学校。学校在一栋写字楼上,楼下一辆辆前来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占道停放着,排成了长龙,交警正在挨个贴罚款条,有的车里,家长还会摇下车玻璃向交警陪着笑脸说好话。

写字楼三至五层就是补习学校,电梯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学生,问过学生后他们来到位于三层的前台。只见楼道墙壁上贴满了励志的标语,还有科学家和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名人名言。一幅幅历年来参加过各种大赛领奖时的照片悬挂在墙上,“小升初数学三年规划”以图表的形式清晰明了的装裱在水晶框里。

教室门的门牌无论是颜色还是文字都不尽相同:培优班、精英班、金杯班、超常班、集训班……并不宽敞的楼道里,到处都是学生,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陆梓萌,毕业于北京知名大学,从小酷爱奥数,系小学优秀教师、全省教学能手,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所带学生曾获全国小学奥数竞赛一等奖;授课亲切自然,教学方法独特,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偏题、难题、怪题和各种疑难题有着独特的解决方案……”李明轩指着宣传框里一位教师的简介,一个字一个字地默读着。

“爸,前台在这里……”李雨露说。

父亲没有再默读下去,循声来到前台。

“老先生您好,请问你孩子准备学什么,现在上几年级?”一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问。

“孩子下学期升五年级,想学奥数。”李明轩说。

“好的。我们智超教育培训学校已经成立12年了,我们有着专业的考研教学团队,自主编撰的《智超小升初》、《智超初升高》是学校主要教材,今年,小升初考上六大名校的一共有102人……”她说。

“那是不是现在就可以报名?”他问。

“噢……是这样的,请问孩子以前接触过奥数吗?”她问。

“没有。只是校内的课,还没报过班。”

“这样啊……”工作人员停了停问:“四年级没学奥数?”

“没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