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说说“江南毒王”乔一水。这乔一水本来出生于江南显赫人家。他家是织造南京云锦的世家,要说他家的织锦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代,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乔一水这一代,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而且他这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大多数人都技艺娴熟高超,能工巧匠辈出,甚至每一代人中都会出现一个技能超一流的大师级人物。而这乔一水正是他这一代织匠中的翘楚。
要说这个乔一水,天生就有些奇怪。也不知是他这个织锦世家的遗传基因的决定,还是从小家里织锦生活对他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从呀呀学语开始,就不像别的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一样爱玩爱闹,甚至缠着大人撒娇。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整天站在大人们的织机旁,目不转睛的看他们织锦,或者盯着一块已经治好的云锦长时间发愣。见乔一水这个样子,他奶奶曾开玩笑说:“这个痴心鬼,将来肯定是个超级秀娘”。
果然不出所料,这乔一水从三岁开始就主动要求学习南京云锦的织造。由于他家本来就是吃这一碗饭的,哪有拒绝的理由,就由当时织锦技艺最高的奶奶教他。乔一水天赋极高,又十分痴迷,织起锦来那绝对是心灵手巧。他那心思,比最细心的女孩子的心还要细百倍他那双手,比最手巧的女孩子的手还要巧千倍他那悟性,比最聪明的前辈还要高出许多。他学许多织锦技法,从来都是一点就通,甚至有时候无师自通。先天的天赋加后天的勤奋,使他到十五岁时,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平最高的织锦能手。到了二十岁,更成了超一流的织锦大师。历数历代以来的织锦大师,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水平能与他相提并论。
由于乔一水家织锦技术的高超,在每年朝廷征收的云锦贡品里,要挑选最好的,非他家莫属而要再挑最顶尖的供皇帝、皇后、皇太后等最尊贵的人物使用的织品,则又非乔一水的织品莫属。
就在乔一水二十一岁这一年,朝廷就有一件大事要办。这一年全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朝廷又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恰好又是皇太后七十岁寿诞。三大喜事凑在一块儿,皇帝怎能不高兴?要大办太后的寿宴,还要送太后一件独特的寿礼。宫廷里已有的珍品已不稀奇,没有新意。皇帝想到了乔一水的的南京云锦,要用云锦制作一个高大的屏风,上面秀“百鸟朝凤”的图案,这个屏风既是皇帝送给太后的寿诞礼物,也是今后慈宁宫的招牌摆设。主意已定,皇帝钦定大臣专门督办。
乔一水接到圣旨以后,既诚惶诚恐,又十分兴奋。一方面,皇帝特意指定的作品,怎敢有丝毫马虎另一方面,他自出道以来还没有制作过这么大规格的作品,没有一件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件非常具有挑战性,他最喜欢这样的挑战,他要把它打造成自己的又一个甚至是里程碑式的精品。要超越自己以前的所有作品,使其达到又一个高峰。所以,从图案的设计、蚕丝的挑选、颜色的搭配、空间的布局,无一不是再三斟酌、反复推敲、精心构思、谨慎出手。甚至连每一次出针,每一下走线,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轻易做出的决定。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殚精竭虑、劳心费神的忙活了十一个月之后,这件作品眼看就要收工了。只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就要大功告成。这道工序是绣上凤凰眼球最中间那个小圆点。在收这一笔的时候,乔一水激动地都有点儿心跳不止了。他心里最清楚,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成功的,完美的,至少在他看来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只要这最后一笔收好,这件旷世精品就要横空出世了!他要认真对待这最后一笔,要比以前更多出十二分的小心来完成这最后一笔。动手时他把所有人都支出去,身旁不留一个人,他把门窗全部关的严严实实,甚至门口、窗前都不能呆一个人,以免对他造成干扰。他摒住呼吸,简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在认为他的状态达到了最佳的时刻,他出手了。然而,可能是由于他太过于专注了,也可能是这十一个月以来他太累了,就在最后一下出线时,他的手轻微的抖了一下,致使丝线的走向向里偏了十分之一个头发丝细的位置。这样,凤凰眼球中间那个小圆点儿“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圆了,这件作品就有了所谓的瑕疵而不完美了。实际上,这所谓的瑕疵,不要说普通人绝对看不出来,就连一般的织锦大师,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而特意去看的话,也是根本看不出来的,这绝对不会影响它成为一件稀世珍品的。但是,乔一水却不这么想。对于一个对自己在技艺上的要求近乎苛刻大师来说,他心里知道那点儿丝线偏了。偏了就是偏了,偏了就是作品的瑕疵,尽管它太微不足道。眼睛可以看不出来,可以被欺骗,但是心灵绝对能感受得到,绝对不会被欺骗。那点儿丝线就好像是钻进他眼睛里的一粒沙子,像是刺进他肉里的一根刺,又好像是烙在他心灵上的一块伤疤,让他格外难受,也让他无法原谅自己。在错误出现的那一刻,他瘫坐在了地上,继而泪流满面。
这种作品是无法重来,无法返工,不可逆转的。一旦织就,便成永恒。要再织一件,更是天方夜谭,因为离交货的期限只剩十天时间了。家人们宽慰他说,这点儿毛病根本就不算毛病,凡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哪有十全十美的?何况只要他不说谁还能看得出来?乔一水却一直闷闷不乐。到了交货的那一天,收货的官员来到乔一水家,乔家拿出作品让他一看,收货官员惊得目瞪口呆,惊叫“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高兴的直夸乔一水的水平高。大加赞赏之后,就准备拿着作品回宫交差。要说这世上的大师,技艺自是一流,但思想大多偏执,也是一流。这乔一水就是如此,他技艺超群,做人也是对自己有着超高的要求,容不得自己有半点儿瑕疵,更不愿掩盖包庇这种瑕疵。就像眼下他的这幅织品,他觉得如果不把问题说出来,就好像是在包脓护疮,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上,让他轻松不得。像他人格上的一个黑点,让他不够光明磊落。于是,他脱口说出了那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