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扶贫(三)(1 / 2)二胎是面照妖镜首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沿海开放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日益严重,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挤压的企业的利润。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搬迁到内陆省份去。

梁伟华辞职后,梁老爷子渐渐把企业放手交给他管理,但遇到重大决策时,他还得征求老爸的意见,听听他的建议。

“爸,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导致农民工大量返乡创业,厂里招不到工人了,用工缺口较大,招收本地人员,工资待遇成倍增长,厂里已经不堪重负,必须转移办厂。我区的好多企业已迁移到西部内陆省份了,那边用地成本、水电费用都比较便宜,我们也应该迁移到西部去,您看呢?”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搬迁是大势所趋,否则无法生存,但不能急在一时,西部有资源上的优势,但办事成本却是很高的,那边的政府没有沿海地区那么透明、公正、高效,所以你把厂搬迁到什么地方去,要做好前期考察准备工作。还有厂里的技术人员都是本地人,他们愿不愿意随厂一块迁移过去呢?这些都要考虑并作出周密安排。”梁老爷子考虑问题周到一些。

“技术人员方面我已征求过他们的意见,短期去没有问题,但大都不希望长年在外地。我的思路是高科技的产品生产基地不搬,继续留在当地发展,通过引进智能机器人来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假如西部经济发展了,劳动力成本也上涨,难道我们又要搬迁?这是不现实的,今后需要通过机器生产来解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问题。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应该搬到西部去,一方面近期可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就近开拓内地市场,据评析,在内地生存十几年不成问题,到那时我们已经完全收回投资成本,并能取得可观的利润,然后通过技术升级利用沿海过时的设备,承担沿海过时的产品,通过梯队转移,达到最佳效益。”梁伟华分析得头头是道。

毕竟是年青一代,思路开阔,目光长远,梁老爷子觉得儿子的分析很有道理,值得去实行,他用赞许的语气说:“你的分析很对头,就大胆去实施吧,爸支持你。”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协商、谈判,皮鞋厂分厂终于在内陆省份的一个地级市B县落户,为了便于管理,激励员工,梁伟华将总厂进行股份制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内地的分厂成为子公司。他引进员工持有部分股权的管理体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企业走上现代工业管理体制轨道,企业产值迅速增长,比梁老爷子时代翻了一番。梁老爷子彻底放心了,将企业全权交与儿子管理,自己安度晚年。

梁伟华总公司与子公司两头跑,在家的日子不到二个月,徐婉君抱怨说:“女儿要高考了,你必须多在家呆着,鼓励鼓励她。”

而梁伟华却说:“有你在,我没有后顾之忧,何况目前子公司的经营不稳定,需要我把控着。”你说气人不?其实白居易老先生早在《琵琶行》里就告诫女人们:“商人重利轻别离。”现在的梁伟华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开口闭口谈利润什么的,一副商人嘴脸。徐婉君感慨:“这人一旦从商,他的眼中只有钱。”她有点后悔嫁与商人妇,夫妻见面都成了奢望。

梁伟华接到王永楚的电话时,他刚好在外地的子公司,王永楚说:“嫂子已经怀疑你跟杨雪君的关系,她跑过来找我了解情况。”

“你没有说什么吗?”

“你当我傻啊,你会跟她说吗?话已传达给你了,以后的事你自己解决,与我无关。”王永楚不想参与他们夫妻间的内政事务,能躲开尽可能避着。

“别介啊,兄弟,有事还得麻烦你。”

“好了,你早点想出应对之策,挂了。”

王永楚的电话,又让他勾起以往的回忆。

接到杨雪君的邀请后,梁伟华就跟屠局长汇报,屠局长听了杨雪君的方案后,他说:“这个方案可行,洋岙村的扶贫也是我们单位的工作,何况,这个方案是管区长提议的,我们更应该落实,这段时间,你放下手头工作,全力以赴抓扶贫,抓出成效,为局里争光。”

“好,我知道。”

梁伟华驱车赶到洋岙村时,杨雪君在村办公楼给他腾出一间房间作为宿舍。她带梁伟华到房间说:“今后,这里是你的宿舍。”

“宿舍?为什么要住在这里呢?”梁伟华不解地问。

“一则,现在是夏季,城里热得象蒸笼,这里多凉快呀,这是给你争取的疗休养优待;二则,我要同你商量扶贫方案的实施,你得在村里待上一段时间;还有,你就这么不乐意跟我在一起?”杨雪君忧忧地拿眼睛盯着他。

“能跟美人儿在一起工作,来之不得呢。”梁伟华半玩笑地说。

“那好,我们今后共同努力,让洋岙村早日脱贫。”杨雪君举起小拳头象宣誓地说。

“好。”两人击掌为誓。

“你先休息一下,我去烧中饭,下午就开始工作。”

长期住在村里,老是去村民家里吃饭不方便,杨雪君便自己开火,她购买了一个小冰箱,回城时带些海鲜回来放着,也能吃个十天半个月的,蔬菜自己动手种,村办公楼旁边有大块空地,以前是学校操场,学校合并后,这里一直荒芜着,长满杂草,倘若开垦出来可供种植瓜果蔬菜。她出身农家,这些农活她都会干,于是她把操场开垦为菜园,种上各种瓜果蔬菜。

“我来帮你吧。”梁伟华放下包,随杨雪君去厨房,厨房就在一楼靠西的房间,上次来时是没有的。

“这个厨房是你开设的?”梁伟华问。

“嗯,怎么样?”

“挺好的,设备齐全。”

“有了厨房就解决了吃饭问题,自己做着吃方便,省得麻烦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