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谁能保佑
唐诵诵回到家里,母亲杨岚问她怎么让诗诗把保温杯也吃掉了?
唐诵诵心又砰砰地跳。她说:“青石峰太神了,我刚端起保温杯,突然一只雉鸡飞过来,把我吓坏了——”
“‘啪’!杯子砸地上了——”杨岚说,“同娘不同命……诗诗没你命好,连吃口燕窝都没福气……也难怪她跟司马龙有缘没份……下次去看她别送了,她就是喝苦药的命……”
唐诵诵想的是诗诗的命大,逃过了一劫,以后再也不敢了。
“不送,不送,再也不送了。”唐诵诵说,“不过,命还是您最好,白捡了一套别墅!”
“我是托你的福!”杨岚高兴地说,“明天一起去选家俱。”
唐诵诵说:“明天是个好日子,我想去一趟塔头寺。”
“拜菩萨去国清寺就得了吧,为什么要去那里?”
“因为智者大师圆寂后埋骨在那里。”
杨岚想了想,说:“也好,我陪你一起去。”
如果不是青石峰上那神奇的一幕,唐诵诵是不会想去塔头寺的。之前,她被一个“妄念”纠缠:送诗诗去另一个世界,她与司马龙的婚姻就彻底安全了!热水壶的砸地声使她幡然醒悟……她不能这样下去,这样下去就是对神灵的抗衡……她害怕,她要求神灵宽恕她的“妄念”,并祈求神灵能像保护妹妹一样保护她……
塔头寺座落在国清寺上方的金地岭。沿国清寺东侧的盘山公路而上,到金地岭的一个缓坡,然后,踏上那道长长的牛背似的山岗,山岗上满是荆棘杂草,人在山岗上走,大有“风吹草低”的旷达野趣。山岗尽头是一大片苍松翠竹,塔头寺就其中。
塔头寺是“智者塔院”的俗称。智者塔院又称“真觉寺”。它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597圆寂后埋骨之处。塔头寺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由天王殿、大殿和两旁厢房组成,规模不大,更显古韵深厚。
塔头寺开设两处山门,这在寺院中不多见。东门上悬匾额“智者塔院”,两旁楹联:登峰始识天台寺,入室犹寻智者龛。南门为正门,上悬“真觉讲寺”,两旁楹联“真经宣讲三千界,觉世宏同不二门。”
南门前的黄墙黛瓦、古色古香的照壁上书“即是灵山”四个古朴大字。灵山即是印度灵鹫山,是佛祖释迦牟尼弘法之处。智者大师在精通印度佛教后,创立佛教天台宗,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新纪元,后人尊称他为“东方释迦”。“即是灵山”说明天台山在中国佛教名山中的崇高地位。
唐诵诵和母亲进了南边的山门,拜过天王殿内的弥勒佛、韦陀菩萨和四大天王,再穿过大院,来到大殿。
大殿五开间大,肃穆庄严,大殿正中置智者大师肉身塔。塔高七米,三层六角,伞状塔笠,构造精致,具有民族与佛教的双重特色,塔内供智者大师金像,塔上方悬“东方迦文”等匾额,两旁和后面墙壁上悬挂天台宗17位祖师线刻像。
唐诵诵和母亲默不作声,跪在智者大师肉身塔前虔诚地祈求……
良久,出了大殿,杨岚长长地舒了口气,说:“真累,我的腰都快不行啦——帮我揉揉!”
唐诵诵不厌烦地说:“打麻将都不嫌累……拜菩萨要心诚一点!”
“我是真累……你不帮我揉就算了……真是的。”说罢自己一边捶腰,一边向门口走去。
唐诵诵还要去一个地方。杨岚又怕女儿说她心不诚,只好跟着女儿走。
在智者塔院后面的古道一侧,有唐章安尊者灌顶大师、唐荆溪尊者湛然大师、明幽溪传灯法师墓,坐西朝东。墓旁林木葱郁,环境十分幽静。
灌顶大师561632,隋唐时高僧,智者大师亲传弟子,天台宗五祖。他生于陈文帝天嘉二年561,7岁从慧拯出家,20岁受具足戒,南朝陈后主至德元53,灌顶至天台山修禅寺,师从智者大师,侍左右直至大师去世。智者大师去世后,灌顶主持修建国清寺,寺内的隋梅就是他手植的。智者大师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义句、《摩诃止观均由他记录整理成书。智者大师的佛教理念与思想,多经他传播才得以流传。他本人著述有《涅槃玄义、《涅槃经疏、《国清百录、《观心经疏、《智者大师别传等。
湛然大师711—72,唐代天台宗高僧。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17岁的他游浙东,寻师访道。三年后,求学于天台宗祖左溪玄朗673—754门下。玄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大旨,其后十余年间专究此学。天宝十三年754玄朗圆寂。当时禅宗、华严宗、法相宗等佛教名僧辈出,各阐其宗义,而天台宗义理深奥。初学者有困难,信徒不多。湛然大师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义句、《摩诃止观作了注释,共十万言,显扬宗义,并提出“无情有性”的理论,认为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从此,天台宗得以复兴,信徒日渐增多。
传灯法师1554—162,明代天台宗高僧。明万历十四年156入天台山,住持高明讲寺。他为弘扬天台宗,中兴高明寺,历时40年,耗尽了一生心血,最后圆寂于台山,埋骨于台山,法乳广被,令人敬仰,后人称他为“智者大师再来”。传灯大师在世时对天台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的各种经典均有深入研究。佛学著作甚丰,如《法华玄义辑略、《圆通疏、《天台山方外志、《幽溪别志等近30种。其中《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对天台山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灌顶、湛然、传灯这三位大师都为天台宗的传承、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路上,杨岚有怨言,唐诵诵说,这三位大师也是神明,我们不拜就有厚此薄彼之嫌!
到了墓旁,唐诵诵惊住了:那个该千刀万剐的卢波出现在传灯大师的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