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白扶苏转身回到房间里。
赵子龙连忙跟老仙说道“诶老仙,你知道吗,你给我的那个舍利子,有没有上升的空间了?”
“这个……”老仙挠挠头想了想他说道“除非找到一个更加强力的佛珠,才能使每颗舍利子更加完美,但是这种东西,就算是公子,也没有碰到过。”
“啊……”赵子龙有些失落的看着手腕上的舍利子,她叹息道“我想变强一些。”
青莲在一旁安慰道“别担心啦,会好起来的。”
房间里,白扶苏坐在桌子旁,面前桌子上突然变出一本如同十分厚重的书。
“看来我要好好找一下关于这个苏轼的事情了。”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四川眉山人。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豪放派代表人……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后来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佑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佑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
白扶苏眉头紧皱。
“当年的朝代,我未曾见过苏东坡本人,但是却听说过他持才狂傲,导致处处被贬,结果没想到他这么惨……”
万诗录说道“你看前面,有没有觉得苏轼的性格和贪狼星很相似?”
白扶苏一愣,突然反应过来。
“对啊?吃喝玩乐,确实很相近。”
“所以说……”
白扶苏合上书,“这么说的话,苏轼当年并没有死……而且活到现在。还身负贪狼星……”
“我们以前并没有收过关于苏轼的诗妖。”
白扶苏微微一笑,“这下子,就很明了了。”
随后桌子上的书消失。
白扶苏起身,他看着万诗录说道“接下来,咱们只需要刻意留意一下他身前喜好的地方就可以了。”
“留意……苏轼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