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〇〇九回 窥官牒智聪泄风声 占先机孙氏露峥嵘(1 / 2)大明王朝妙锦传首页

两年后,四月初六清晨,魏国公府西园,环碧山房。

这处所本是一间书斋雅阁,如今已被那徐达应孙氏以为徐家子孙祈福祝祷,怡情养性之求改了用处。偌大个堂屋自西向东分为二用,西头置了神佛,东头辟为花房。乍看室内,那边旃檀(1)缭绕,这边香容簇织。

而此时,徐达三夫人孙氏正为一盆丹桂盆景芟翦(2)花枝。

一枝残花落地,堂门外忽然传来声声稚子的嬉笑,接着便是两声侍婢的呼唤。

“公子,小姐,慢着点儿……”

孙氏回身望去,只见其儿子徐增寿正追逐刚满两岁的幼女徐妙蔷嬉闹而来,周嬷嬷带着丫鬟接踵而至。

眼见这一双儿女跨进门槛便莺飞雀跃一般呼唤她,孙氏不甚欢喜。忙将手中花剪插进盆中,转身将那妙蔷抱进怀里。

母女俩亲昵了有一阵子,孙氏方掉头朝周嬷嬷讯问道:“这会子过来,所为何事?”

周嬷嬷顿首暗中措了言辞,支吾道:“回夫人……您那胞弟栾少爷来了……”

孙氏乍闻这名子顿锁眉头,冷语问道:“那个不成器的东西!他来做甚?”

周嬷嬷回说:“适才老身也曾代夫人问了这话,可他偏嚷嚷着说有要事须与您当面相谈。”

孙氏将怀里的妙蔷交给了一旁的丫头,示意其携子女到一旁戏耍。侍其纷纷出了堂门,回应说:“你且去与他说我不在府上。”

周嬷嬷一脸哭相,顿显万般委屈,“老身也是这般回的,却不料竟被他吐了满脸茶水……”

孙氏打量了周嬷嬷,这才发现那嬷嬷鬓头还贴着两点茶梗,于是怒上眉心,一边捏着帕子拭着周嬷嬷发间的秽物,一边低声咒骂道:“我孙家怎么出了这么个骨头上附了淫蛊的轻贱货!”

“哟,姐姐……大清早的您这是骂谁呢?也不怕污了自家喉咙。”

那话打门外传来,阴阳莫辨,雌雄难分,隔着门槛竟也能闻出几分令人鸡皮疙瘩掉落一地的腥臊气。待主仆二人望去时,那人已踏进了堂门。

来者竟是一小沙弥。只见他眉间三分妖桃色,颧上一点是非痣,袅袅婷婷僧者身,踷踷般般(3)风流势。说来,那人容貌倒不生疏——他便是两年前现身嵩山寺中,随灵隐寺住持来复和尚前去赴会的座下小僧智聪。

见智聪近身,那周嬷嬷怯生生地勾住孙氏的臂弯。而孙氏则在其手上轻轻拍了两下,示意其毋庸担忧,并命其暂且回避。周嬷嬷得了令,忙不迭避让了出去。举步间,如似着了风寒一般抱着怀速速步出了堂外,行进中还时不时回头朝智聪瞥上两眼。见周氏那般模样,智聪朝她故弄出一副狐媚现形的妖态,媚笑中突然暴露出一丝阴邪之色,顿时惊得那周氏打了个冷战,毛悚悚,慌足乱步中险些栽了跟头。

此状,引得智聪放声大笑。

这一笑,也惹得孙氏劈头一通怒斥:“休得胡闹!没羞臊的冤孽。”

这一骂,顿使智聪收了那般神形。正襟回首之间,竟又变换出一副身怀正经的尊容,只见他合掌朝孙氏故作恭敬,却又阴阳怪气地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小僧智聪给徐夫人问安……”

孙氏一脸恼羞,而见他那副顽劣的嘴脸,无奈又强压了怒气,不得嗔中带怜地朝他脑门上戳了一指,泣语骂道:“想先父燕山侯当年何等豪杰,临了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雌雄颠倒的龙阳(4)种!”旋足之间,已背朝他,眼睛却望向门外,“也不知你吃了哪路迷魂羹,放着好好的前程不要,竟因淫念那姓陆的僧人甘愿出家当和尚……每每想起此事都让我这做姐姐的愧对双亲,你教我他朝有何颜去面对孙家列祖列宗?”说到此处,孙氏已泣不成声,悲悲戚戚地将那智聪丢在了身后,自顾着步向了西佛堂对着菩萨落泪。

这一哭,使那智聪心中渐生些许惭愧,可末了只听得他万般烦厌地唤了一声“姐姐”。

“别叫我姐姐!你姐姐早随爹娘一起死了!”

这一句顿使智聪无言以对,原地里沉吟了半晌,垂头步至孙氏背后泣语道:“姐姐,自打爹娘离世,您就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你的亲人只有那个让你神魂颠倒的陆师兄!”孙氏这话听起来冰冷而苛厉,可听上去,又似是在恨中夹杂几分痛惜。

在智聪看来,这话本如千斤巨石,如斯之重,压得他身心难展,但抬头望了一眼那坛上的菩萨,万般煎熬也都化作了一脸释然和苦笑——这也是自他身入佛门以来唯一浅有成效的修行。

偌大个山房陷入了深深的沉静。又过了半晌,终于再次响起了孙氏一声叹息。

“说吧,今日寻我何事?”

智聪凑上前去,道:“我来是有一事想要告知姐姐……”

孙氏故作冰冷,道:“说。”

“两日后,就是四月初八,乃是中宫每岁必庆的浴佛节……”

孙氏神似恍然有悟,旋即反问:“那本是后宫皇族之事,与我有何相干?”

智聪却面露喜色,道:“今日一早,我随师傅应皇后娘娘召见入宫,听闻今年佛庆大典将召当朝三公命妇觐见沐恩礼佛……”

“哦?”孙氏顿显疑惑,不免一番揣度,“这事倒也算新鲜。依照我朝礼制,不是只有正旦、冬至及千秋这三节,才准外命妇出席吗?”

“照例应是如此,可皇后娘娘说今岁这浴佛节不同往年。”

“哦?……”

“姐姐可曾听说这金陵城西天界寺中有位名叫宗泐的圣僧?”

“此前曾有所耳闻。”

“那法师与当今圣上交从甚密,近些年曾以‘历求佛法,护国安邦’之名两度西行求取真经,如今终于得成归京……因此皇上下诏说今岁浴佛节宫中将置迎经大典,以使天下皆知。”

孙氏无心此事,却有一搭无一理地问:“当今世上竟还有这等人物?那和尚莫不是为了逢迎圣意,存心效法那大唐玄奘法师之行以谋求功名?”

“姐姐有所不知,那高僧并非故弄玄虚,沽名钓誉之辈。其两度西行万里迢迢皆是只身前往,想来定是应怀虔诚之心。两年前,我随师傅于汉中曾得见过此人。”

“比你那师傅如何?”

“若论见识,必不在我师傅之下;若论修行,却远在其上。”话到此处,那智聪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顿时起了兴致,只见其笑呵呵地调侃道:“姐姐有所不知,我初见那师傅时,竟见他怀抱一个从半路捡拾的婴孩而来,在场者个个被他惊得不轻呢……”

这话一出顿使孙氏一惊,当即讯问:“婴孩?是男是女?”

“是个女婴,看样子刚过百日。”

“女婴?……”孙氏暗中嘀咕到此,顿似被利器戳了心灶(5),当即两眼迸着凶光追问道:“那孩子现身何处?快说!”

智聪着实被她惊了神魂,满目担忧地关切道:“姐姐,您这是……?”

被他这一问,孙氏渐觉得自己失了仪态,于是努力收整了神色,故作平静说:“没事……想来,我已是两个孩儿的母亲,听不得哪家子女遗失的话儿……”

“姐姐就是个菩萨心肠,难怪常招人家欺辱。不过姐姐所问之事,我也曾有所耳闻——据说那孩子是在一处唤作观音岩的地方捡来。”

“观音岩?那是何处?”

“在汉中城固县五郎关十余里外。”

“五郎关?……”孙氏心中暗揣,“那不正是当年聂无羿等人前去设伏之地?……不会的,绝不会是那个孩子……绝不会。可恨聂无羿那个蠢货,至今仍不知死活,害得本夫人这两年惶惶不可终日。”她这般暗骂着,旋即又问,“可曾有人前去寻过那孩子?”

“并未听说。”

孙氏稍感慰藉,暗想“若那孩子是她的余孽,恰说明她已死了,否则怎会将那孩子弃于野岭之中?”她如此盘算,竟不由得脱口叹道,“倒是可惜了那婴孩了,到死都不会得知她爹娘是谁……”

“姐姐不必杞人忧天,那孩子如今已有了人家。”

“是何人家?”

“是真宁的一个解元,名叫景清。”

孙氏心中的石头渐渐着了地,于是点头道:“哦,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儿,不过倒也教人安心了。”

智聪倚着孙氏的胳膊打趣道:“我的菩萨姐姐,这下踏实了?那两日后的浴佛节?……”

孙氏这才意识到因为那孩子,二人的话已绕得太远。于是,她立马又换作一副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腔调道:“即便那浴佛节已拟定召请三公命妇列席,也是那大房夫人的荣耀,像我这八杆子勾不着的下妻也只当听听罢了。”

智聪却显得异样兴奋,道:“后日大典由我师傅主持,今儿一早他便领了旨。回来路上,我暗中顾看了一眼‘典仪牒要’,上头的花名册分明纳了姐姐名讳。估计今明两日就该有懿旨临门了。”

这般说法,顿使孙氏一阵愕然。只见她忽地转身,急不可耐地追问:“果真如此?你可曾看得仔细?”此话刚刚溜出舌尖,她瞬间自知有失矜持,便努力收了眉间那十分迫切,换作三分漠视。

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对于姐姐的性情,那智聪岂会有所不知?他更明白,此刻,下文之事若等她问而再答定是自讨没趣。于是,他故作幼时一般童真补了句锦上添花的话,“更让姐姐没想到的是其余三公府中入册的妻室都只是大房一人,唯独咱魏国公府不仅纳了那谢婆娘的名讳,更纳了姐姐您在上头。”

“想来,许是顾看我们魏国公的声望吧?”

“我看也不尽然。”

“那你说为何?”

“姐姐还不知?访遍整个金陵,哪个不知魏国公府上那谢夫人是个出了名的泼皮破落户?如今只怕这偌大个府邸中,能担得起‘魏国公夫人’这名头的女人,也只有您这位贤良淑德的好姐姐了……”

听了这话,孙氏那脸虽还阴沉着,可心里早就美得花枝招展,春风得意。于是骂说:“做了和尚也改不了这油嘴滑舌的毛病。”

“姐姐平日里少有出门,并不知那市井之中人言种种,此中对姐夫所纳那胡人女子之死更是多有非议,都说多半是那谢婆娘使人下的毒手……”

“休得胡说!此事关系我魏国公府一门声望,岂可捕风捉影,妄加讹传?”

“可是……”

“没有可是!此事到此为止,如今你既已入了佛门,更须知六根之中这‘耳根’与‘舌根’先要干净——仅凭这一点,你那陆师兄就不会多瞧你一眼。若无他事就赶早回了吧!”

那话顿如在智聪心头猛浇了一盆冷水,当即丢来一个“哼”字,随即跺脚转身,甩袖欲去。

“回来!”

“唤我做甚?”

待那智聪驻足回头时,孙氏已从袖袋里掏出两张银票丢了过去,似冷非冷地说道:“拿着,以备不时之用。”

不料那智聪接过银票打量了一眼,又朝她抛了回来,阴阳怪气地回道:“只怕接了这银票,小僧我又多了一根不净了……”

孙氏反讽:“也难怪,出家人孑然一身,当年你连那燕山候世袭的富贵都舍得,如今又岂会在乎这区区一千两银子……”她言到中途,那智聪竟又一把将那银票抓了回去,哼声丢下一句“不要白不要”就掉头而去了。

孙氏瞪着那般浮躁的背影渐渐远去,一通摇头叹息。转身步至佛坛前上了一柱香,双眼虽仰视着菩萨,心底却暗中吟叹:谁曾想流言滔滔汇成海,你随苦去我甘来……

智聪的消息果然不虚,他刚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太监朱福就携着马皇后的懿旨和一众宫婢到了府中。由于魏国公府宅邸形制庞大,且园林众多,府中这两房妻室又分居该府之北,东西两园,如需通禀尚需些时候。因此,管家徐棠差人奉了茶果,安排朱福等来使入了“籁爽风清堂”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