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科举制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完善,自英宗治平二年开始,就定为三年一大比,直到最后一次科举都没有改变。
现在的元符三年正是科举大比之年。
原本理应在今年春天就进行考试,可宋哲宗忽然病逝,国丧外加新皇登基,这科举自然也就延期了。
但现在已经五月了,此时这科举大已完结。
进士名单都放了,所以现在能念出这个名单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场的人里也只有明梧感到震惊。
他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过了考试,而且还是直接上舍登第。
要知道宋朝的科举不仅要求言之有物论之成理,而且科考的题量非常大,就算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取消了明经诸科,只考经义就留下了进士一科,那也并不代表科举变得简单了。
不论哪个朝代想要当官的人都趋之若鹜,如同过江之鲫。
只留下一科代表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考题也越发困难。
而太学里的三舍取士比科举又难上几分,而且是宁缺毋滥,想要脱颖而出那是难上加难。
之前明梧得知自己是太学生员的时候已经想过不会参加内试了,更不会去参加科举,打算用另一种方式尝试一下能不能当官。
否则他想要进士及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连经义的考试范围都不知道,想要从头学习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
明梧心中感慨,这前身也太牛逼了,直接保送当官,前途无量啊。
众人得知晁补之仅仅会面十多个人,虽是感到沮丧,可是没人会觉得不妥。
念到名字的人也纷纷站了出来,跟在晁补之身后往春合院最为高雅的三楼走去。
明梧也亦步亦趋的走在后面。
没办法,他其实是不能拒绝的,这时候拒绝会留给别人不尊不敬的印象,势必会影响他往后官途。
在还没有考虑清楚往后该怎么做之前,这些错误尽量不要犯。
晁补之轻车熟路的走在前头,途径李迥旁的时候,忽然驻足停了下来。
他用惊讶的语气说道:“李家小娘子也在此处?”
李清照福了福身说道:“跟着堂兄过来长些见识。”
晁补之大笑道:“好,很好,出知济州之后,老夫便没能再和你见过面,这几年下来你倒是生的更加俏丽了,要不是这次听闻了你作的诗词多次回想你的音容,还当真认不出来了呢。”
“此前还想着过府和汝父一叙,顺道看看你,但是此时既然已经碰见了,你也随我一起来吧。”
“好呢。”李清照笑着点了点头,跟在了晁补之身旁。
李迥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和晁补之一点都不熟,也不好意思这时候搭话,只是心里怪罪小妹为何没有提起他,顺便带上他。
众人纷纷猜想这女子到底是何身份,竟然能被晁补之主动邀请。
等晁补之他们走了之后,有好几个人围上了李迥,打探着他身边的佳人的信息。
……
晁补之入座首位,拉着李清照坐在身旁,看了看还站着的其他人嘴里说道:“诸位请坐,不必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