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赤脚郎中钟先生(1 / 2)黑熊债,桃树情首页

临近中午,漫云的父母赶了过来。漫云母亲虽然很不喜欢这位乡下的亲家母,但表面功夫做得非常到位。她拉着建新母亲的手,嘘寒问暖了老半天。

漫云在旁边,看着母亲与婆婆亲热,直翻白眼。

为了不打扰智华和其他病人休息,一家人在病房外的走廊里,召开了个紧急会议。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已见。

建新母亲建议看中医,漫云建议北上求医。建新与漫云母亲就像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大家都拿不定主意,老爷子始终沉吟不语。

老爷子把手反抄在背后,在走廊里来回踱了好几圈。

漫云耐不住性子,说:爸,你走来走去的烦死了。到底去哪看病,你给拍板吧。

老爷子没理漫云,把建新母亲拉到一边,细细问老村长怎么介绍钟神医的。老爷子见多识广,认同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认同“高手在民间”的道理。因为自己不了解这位“神医”,所以迟迟不好决断。

漫云见父亲与婆婆,啰嗦个没完,烦心得不得了。她正准备冲上前去问,被母亲拉了回来。母亲劝她不要慌张,让父亲做决定。

在老爷子看来,德高望众的老村长介绍的中医,应该有两把刷子。但够不够靠谱,就很难说了。外孙的病症来得生猛,去北京的大医院绝对更好一些。

返过头一想,先看中医也不过是一天的功夫。孩子的病情相对稳定,也误不了事。

于是,老爷子决定:先上北县,再上北京。

老爷子安排老伴儿,明天一大早负责办理智华的出院手续。建新负责包一台车,由建新母亲与夫妻俩带孩子去北县求医。拿了药,当天原车赶回来。

老爷子负责联系北京的医院,联系好就去买火车票。由漫云母亲请假陪同夫妻俩,带孩子坐火车进京求医。

安排妥当,老爷子要赶回厂里上班。

老爷子临走时握了握建新母亲的手,说:亲家,辛苦你了。我家漫云出生时早产又是老幺,自小就娇生惯养。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亲家一定多多担待。

漫云母亲,也陪着笑脸。漫云呆在一旁,心里十分不痛快。她敢怒不敢言,低着头不吱一声。

老爷子的话,让建新和母亲心里舒坦不少。于是,建新母亲照顾孙子。漫云回家休息,晚上过来接替婆婆照顾孩子。老爷子、漫云母亲与建新,一起去上班。看似这一家人,还是蛮团结、很有几分温馨。

当天,智华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虽然仍吃不下东西,但情绪有所提高,不再一直昏昏沉沉地睡着。

第二天一早,建新很顺利地租到了一台面包车。天气太热,包一台车当然比坐长途中巴车要舒服得多,也贵了好多好多倍。建新虽然有些肉疼,为了儿子,这又算什么呢。

司机大哥初见智华,吓了一大跳。他压抑着好奇,一句话也不多问。

祖孙四人坐上面包车,向北县驶去。

智华依偎在奶奶怀里,并不安分地睡着。他时不时动一动,时不时小声哼唧着。

有些发烧的智华,似一团小小的火炉,全身滚热的。破溃的水疱儿,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腥臭味儿。

建新母亲昨天晚上在招待所,拆了新买的几个棉纱口罩。

她把拆开的纱布,用滚水烫过后晾干。今天出门,只给孩子穿了背心和短裤。把干净的纱布盖在孙子手上和腿上。就连背心和短裤里头,也隔着一块干净的纱布。

纱布终究比衣衫柔软,老人家就是心细。建新母亲最是疼爱孙儿,就怕智华难受。她不但想到了每一个细节,还付诸于每一个行动。

建新母亲不嫌孙子身上的腥臭味儿,倒是因他小声哼唧而心急如焚。她拿着一张折了几下的报纸,轻轻给孙子扇着风。看着智华受病痛折磨,她心痛却又爱莫能助。唉!

这几天,对于建新与漫云来说,似乎有半辈子那么长。夫妻俩的关系,因为智华生病似乎好了一些。

坐在面包车的最后排,漫云忍不住又心酸落泪。

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建新见妻子如此难过,终究是不忍心。他轻轻抓住妻子的手,拥妻入怀。漫云趴在建新的怀里,小声饮泣着。建新心里一阵难过,母亲、妻子、儿子,都是自己心尖上的人啊。

这一刻,夫妻同心同德,一心想治好儿子的病。俩人的感情裂缝,也慢慢地在修补。

自已包的车,就是这点好。一路不用停歇,直奔目的地。快,那是肯定的。贵,那是值得的。

毕竟距离有那么远,车到北县已是午饭时分。

谁也没有心思,欣赏北县的风景。

建新实在是不愿意耽搁时间,去饭馆里吃饭。便与司机大哥商量:中午凑合吃些干粮,结账时补给他一些费用。

司机大哥满口答应,说:兄弟先忙正事,随便吃点啥,不用补什么费用。

建新在小饭馆旁的包子店,买了几个肉包和几杯豆浆。然后提到车上,一一分给众人。

他自己站在路边边啃包子,边向路人打听钟神医家怎么走。赶巧的是,有位路人正与钟神医同住在三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