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蝗灾(1 / 2)明朝最强工科生首页

给宋家屯的村民们演示完手摇式脱粒机,丁原又让宋基叫来了村里三个最擅长木匠活的人,询问了一番,他们都希望来帮忙制作更多的脱粒机。

丁原让这三人也录入到了丁家堡的工匠里,让他们第二天去那里报到,会有人给他们制作脱粒机的图纸。加入丁家堡的规矩也跟跟其他作坊的伙计一样,保密第一,待遇从优,每个月二两银子,包三餐和住宿。

能加入丁家堡做工匠,月钱又高,还包吃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之前丁家堡招募的工匠都是制作铁器、火器和陶器的,这还是第一次招木匠,就能选到自己,这三人都很兴奋。

商量好了这些事情,丁原便把脱粒机留在了宋家屯,并且安排丁有贵协助村民们使用,然后便返回了家里。

回到家,丁原先是把脱粒机的图纸用三视图的方式绘制出来,然后一边吃着饭,一边查阅一些文献,琢磨着继续改进大明朝的农耕水平。

查阅过程中,丁原留意到了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

崇祯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年份,按照史书上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崇祯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结合一下崇祯年间流寇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跟灾害的情况密不可分的。

就拿崇祯七年来说,秋天闹蝗灾,没有能够抑制住,导致大饥荒。而这一年以及之后的崇祯年就是流寇闹得最凶的年份。

崇祯年,老天爷稍微客气了一下,只有几个地方旱灾,几个地方水灾。这一年之后,流寇便被有效抑制住了,还生擒了高迎祥。

可以这么说,天灾严重的年份,老百姓过不下去,流寇便更容易兴风作浪。若是百姓日子好过些,流寇便失去了群众根基,成为无源之水,容易被剿灭。

而根据记载,崇祯九年有蝗灾。

其实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这是千年未变之定律。旱灾会导致土壤结实,植物的含水量降低,大大有利于蝗虫的排卵和生长。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也写:“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地,草木皆尽。”

从各种描述来看,蝗灾十分可怕,对农事生产的危害也极大。

可这蝗灾到底什么样,丁原和后世的许多人一样,只是从书本上看到过这个词汇。具体什么情况,他也没有很直观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丁原根本想像不出来蝗灾发生时的景象,在他想来,所谓蝗灾无非就是蝗虫多一些,然后将地面上的植物啃噬一空,但这个“多”到底是什么样规模的多,他心中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概念。

思来想去,丁原决定找一些崇祯七年蝗灾的亲历者,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以便提前想好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