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大棚建好(2 / 2)不凡小仙农首页

整个清河村,现在足足种了十三个大棚,远处看去已经是颇具规模。

这还是在村里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张青山相信过了这一两年,大家看到村里的改变,一定会从外面回来的。

第二天,张青山正打算去县城送鱼和牛蛙,到了村口被村长老婆拦了下来。

“青山啊,你正好路过大队,你把这个给你叔捎过去,他正开会呢,忘记带了。”

她说着,将一个账本递给张青山。

张青山点头,清河村属于玉家沟大队,刘明生身为清河村的村长,去开会是理所应当。

玉家沟也是个村子,距离清河村只有三里地,但玉家沟的地理位置好,村里人也聪明,村子里已经有人开上私家车,过上小康生活。

张青山开车到了玉家沟大队,因为是几个村子共同大队的原因,玉家沟的中间修了一座两层小楼,里面全身办公室,外面是一个挺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供老人小孩活动的器械,看起来挺气派。

张青山拿着村里的账本,找到了正在开会的那间办公室,敲门走了进去。

走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面正坐着每个村子的会记村长以及大队书记,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赵信佳居然也在。

在商议什么大事吗?

张青山心中疑惑,不过这和自己无关,他将账本放在刘明生面前道:“粱婶让我给你捎的。”

刘明生接过笔记本,赶忙说道:“知道了,你赶紧出去吧。”

现在那么多人看着,张青山这不是摆明想让大家耻笑自己吗?

再说,这里面坐的不是村干部就是老党员,他张青山来了算什么。

“既然来了,张先生不妨坐下听会吧。”

赵信佳看到来人是张青山,笑着说道。

镇长说话了,刘明生那还敢说什么。

“我还有事忙,就不了吧。”张青山拒绝道。

“张先生,相信我,这件事更重要。”赵信佳说道。

听到她这么说,张青山看到村里会计高岳身边没人,便坐在他旁边。

见到张青山坐下,赵信佳笑了笑说道:“情况我都说了,现在大家说一下自己的意见。”

“既然这样,那我先说一下我的看法吧。”玉家沟大队书记徐文渊说道。

“这条路会铺到玉家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至于最后通往哪个村子,我建议大家用经济说话,哪家村子的年收入高,路就铺到哪家村子,大家觉得呢?”他笑着说道。

“同意。”

“我也认为这样做可行。”

趁着大家伙讨论的时间,张青山问了高岳,才搞清楚了状况。

国家要往这里修路了,这路同之前的路不同,以前整条沟的路全都是用石子铺起来的,一下雨路泥泞不堪,车辆难以通行,雨大的时候路甚至会被冲毁。

而现在,国家要在这里用沥青铺路,也就是说,以后,这条沟的路将会一马平川,平缓无比。

这是好事啊!

张青山两眼放光,以前他开车到湖湾镇得一个小时多,到林西县得两个小时,只要这条路通了,去往湖湾镇恐怕只需四五十分钟,而且还不用担心发生什么交通事故。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已经确定了路会铺到玉家沟,但到了玉家沟之后,分别有三个分支,一条通往清河村,其他两条分别通往坝子村和刘家村。

而国家铺路只能选择其中一条,也就意味着从玉家沟到其他两个村子的路,还会是石子路。

张青山明白了赵信佳为什么说这件事更加重要了。

他的大棚菜种好以后,别的他都不愁,唯一让他发愁的便是路,路面不平会严重影响蔬菜的新鲜,像西红柿这种蔬菜,等送到县城,很可能已经因为路面的颠簸出现腐烂现象。

这样,效益会大打折扣。

一旦整条路都用沥青铺了,这一切便不再是问题。

这条路,他一定要争取铺到清河村,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清河村的众人。

“这样吧,大家把去年村子的收入和今年预计收入报一下,我们好有一个比较。”徐文渊说道。

“那我先说吧,我们坝子村去年常住农户三十五家,村里人靠种菜、种粮食、养牲口的方式一年下来净收入大概一百二十万元。今年村里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可以达到一百四十万元。”坝子村的村长笑道。

坐在张青山一旁的高岳摇摇头,小声道:“坝子村虽然牛羊多,但也有限,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有三万到头了,他那摆明了是乱说。”

张青山点头,坝子村的情况的确要比清河村强,但那也强的有限,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那我来说说我们刘家村吧,我们刘家村没有坝子村那么大,一共就二十户人口,去年大家通过种果树的打工等方式,大概收入约九十多万,今年预计能突破一百万大关,虽然我们总收入不高,但人均还是要比坝子村高一些的。”坝子村的村长自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