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陪同保荐机构的人员去了生产现场,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去,但是依然无法当向导,只得跟随他们听技术人员讲解,工艺技术果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懂的事情,需要时间累积,需要花心思去钻研。
没有精湛的业务,没有熟悉的人际,这是我的现状,但工作内容对协调、整合、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又很高,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状态。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的苦恼,也可以说是庸人自扰,因为并没有人要求我应该做到什么样,只是我心里有一个标杆,一切都是内心审判的结果。
说一件非常具体的例子,比如,保荐机构需要历史沿革情况,基本完成任务的标准是,提供公司自成立以来的历次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档案,再附上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较好完成任务是,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用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非常直观地把整个发展过程归纳出来,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堆材料。这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收集员,后者是分析员,两者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同,工作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因为我对公司人员不熟,对各部门岗位职责不熟,导致收集资料效率不高,常常要辗转好几个人才能找到真正想要的资料,但是工作任务是有时限的,只能做到基本完成,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
我想,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比如我和书阳,他所从事的是研发工作,换一个公司,甚至换一个行业,都不会让他有捉襟见肘的感觉,因为他在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累积的是产品的研发能力,以及将小试技术转化成中试技术的能力,对人际关系和企业熟悉程度依赖不高,而我所累积的是“这家”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内控程序,换一家企业,虽然运营管理和内控程序大体相通,但是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却完全不同,工作内容非常依赖人际和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当一家企业破产清算的时候,如果涉及到再就业,最容易找到工作机会的是技术人员,最不容易的是行政人员。
记得从天捷走的时候,我跟那位敬重的领导说过,其实我非常羡慕那种专业性非常强的人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适应工作,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可是,在我放弃当语文老师的那一刻,就与这种专业性远离了,我这辈子的职业生涯注定是多而杂的,年轻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什么叫职业规划,也不知道在企业就业意味着什么,那时候年轻气盛,总觉得只要自己肯学习,没有什么是搞不定的,如今才明白,何止是男怕入错行,这句话对女性来说,同样适用。
但是,我却不能后悔,因为不管内心如何动荡,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