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1 / 2)云和霞首页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早早起来,拿着书走出了校园,爬上了李爷爷垃圾场后面的小山岗。远远望去,白色的雾填满了一个又一个山谷,没有了沟沟壑壑,大地雾蒙蒙一片。已经下了一周雨,可天还不见晴,大地湿漉漉的,空气中依然有雨的影子。

我已经到了高二,我的脑子笨,但记忆力还可以,我选择了学文科。全校文科生总共一百六十六人,分成了三个班,我在高二(2)班。听班主任说,往届文科生考的最好的那一年才考上了十六个大学生。如果这样,我们这些文科生,十个里面能考上一个。我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为了让我的心能够平静,我常常拿起书,让自己走进书中,在书中忘却自我的存在。初中时候,我常常给同学们讲故事,我是一个融入集体的人。可现在,我很孤独,除了转运垃圾,和我的九个师父交流外。我很少和同学们说话,中午我在转运垃圾中度过,晚上我在陈奶奶给我给的房间度过。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我几乎很少在班里。我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我疯狂的读书。我阅读了许多课外读物还有报刊杂志。我非常高兴,我给《少年文史报》写的一篇征文获得了三等奖,我拿到了样报,荣誉证书和一百元奖金。我热爱上了写作,每天变得多愁善感,为了排遣我的思绪,让这些思绪不影响我的学习,我每天拿起笔把它们记在了笔记本上。

县城里有了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也出现了,可我的山谷依然没有通电。在暑假里,我看见了乡党高官周富兴,他来检查山谷机械平田的进展情况。全乡掀起了机械平田整地的高潮,国家一亩补助500元,其他的钱农户自筹解决。推土机所到之处,以前的小道不见了,宽宽的土路宛如一条条带子延伸到了一个个山谷,一辆辆推土机没日没夜的在山谷里忙碌着,山谷失去了往日的寂静。我家也推了十亩地,推地老板按照所耗费的柴油收费,我家一亩地平均800元,除过国家补助,自己得自筹300元。妈妈说,还想推些地,没有钱了,等以后有钱了再推。

假期,我参加了一次村全体社员大会,乡包村干部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不久的将来,毛驴耕地的时代将成为过去,犁地,旋地,种地,收割,都会是机械代替人工,劳动效率将大大的提高,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先将耕地推平。地平了,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才能到地里工作。乡党委、乡政府决定,通过三年的努力,确保全乡人均达到四亩平田,各位父老乡亲们,一定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改变我们山谷落后的面貌而奋斗!”

如果将来,乡包村干部的话能够变成现实的话,劳动效率将会大大的提高,山谷的人们将不会再那么的劳累,种地也不再是多么辛苦的事。

想起了收割小麦,每年小麦成熟时,山谷人总会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捉着小麦,一条腿蹲着,另一条腿跪在地上,艰难的向前面移动着。夏季的太阳毒辣辣的,山谷人的脸上身上汗水不停的流,镰刀带起的尘土沾满了收麦人的脸,汗水不时地把落在脸上的尘土冲走,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如果收割机能够代替人工收麦,那可是多好的事呀。一个人,即使青壮年,一天最多能收一亩小麦,听包村干部讲,收割机一小时可以收十亩左右。

山谷在发生着变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小麦突然涨价了,从以前的五角钱涨到了八角钱,山羯羊也涨价了,从去年的二三百元涨到了四五百元,毛驴从往年的五六百涨到了一千左右,废纸废金属价格不同程度地也涨了,一袋洗衣服从一块二涨到了两元,山谷的姑娘彩礼钱涨到了八万左右。啥都涨了,当山谷人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小麦涨价时,外面的一切都随着小麦涨价而涨价了,一袋尿素从四十二元涨到了九十元。算来算去,山谷人不再为山羯羊的涨价而欢呼,也不再为毛驴的涨价而激动,他们的心情在大喜后恢复了平静。

但一部分人却在涨价中看到了黎明之光,那就是借款的贷款的,他们终于可以用现在的一个鸡蛋钱还过去借的两个鸡蛋钱。

山谷的陈大叔,辛辛苦苦攒了三万元,他想有了这些钱,娃娃一旦谈下个对象,就够给彩礼钱了。可半年时间,姑娘们摇身一变,价格随着小麦涨价涨了,涨到了八万元左右。“这可又需要我勒紧裤腰带过多少年呀,才能够凑够呀!我那儿子呀,都二十二了,就不争气呀。如果去年谈成个姑娘,接了婚,我可就不欠人的。”陈大叔逢人就说。可谈婚论嫁的事,不是说能成就能成的,有的人,一谈就成了,有的人谈了一辈子,还是光棍。

山谷的雾渐渐地升起,山还是山,沟还是沟,天空飘下了雨。雨,淅淅沥沥的敲打着蒿草,我乱跑的思绪在雨中,渐渐回到了我的肉体。

书是看不成了,小山岗也是呆不下去的,没有伞,雨虽然小,细如牛毛,但淋湿衣服和书是很容易的事。

开学四周了,学校门房有没有霞的来信,我想我应该去看看。每次邮递员都会把同学们的书信放到门房,需要自己去找。

走进门房,一条长木桌子上,散乱的放着几十封信。我翻看着信封,寻找着我的名字,终于找到了一封,不是霞写给我的,信的发信地址是天津。天津没有我认识的人,谁会给我写信呢?

拆开信,我看见两张红格子纸上写满了大方秀丽的字:

“远方的云,收到这封信,你可能感到很意外。我是在《少年文史报》上看了你写的《写给同龄人》那篇征文,而认识你的。我觉得那篇文章好象是专门写给我的,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我们的心灵是如此的相近,所以决定给你写这封信,请你原谅我的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