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白银用途(1 / 2)我是宋哲宗首页

“陛下,臣现在想再次问礼部尚书王力王大人几个问题。”整理一下情绪,薛向手捧玉笏板向赵顼行礼请示。

“薛卿有话就问,朕相信王卿会据实回答。”赵顼柔和的对着薛向说道,而后深邃的眼神直直的盯着礼部尚书王力。

这是赵顼第一次见到薛向如此失态,赵顼也没想到向来以铁公鸡形象示人的薛向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一面。一直以来,赵顼都认为薛向在户部任上的作为都能称的上称职,但让赵顼不舒服的地方就是薛向这个人经常在财政使用规划上做出一些不合赵顼心意的举动,这让赵顼心中或多或少的有些不满。

但今日薛向的一番话,让赵顼对他彻底改观。今日的薛向,用爱民恤物来形容确实一点也不为过。甚至有一瞬间,赵顼甚至觉得在薛向身上看到’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这般名臣的影子。

“谢陛下宽恕。”薛向手持玉笏板作揖道。薛向深知,赵顼这一句话已经明了皇帝陛下对自己之前逾矩之言的宽宏的态度。

“嗯”赵顼稍一颔首,以示对薛向的认可。

“本官请问礼部王大人,王大人可知我大宋如今的银课为多少?”薛向横眉冷眼的对着王力问道,语气中满是对王力的怀疑。

“本官乃礼部尚书又不是户部尚书,本官礼部的事务还忙不过来,又如何会知晓银课的具体数目。”王力大袖一甩,理所当然的说道。

“既然王大人对我大宋的银课是多少都不清楚,那你如何确定我大宋有能力提前缴纳辽国要求的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匹绢?”薛向对王力的回答早有预料,紧接着便问道。

“历年来的岁币都没有问题,想来我大宋的银课肯定是足够缴纳辽国岁币的,本官这样想有何问题?”王力继续嘴硬道,语气却并没有之前那般坚决。

“哦,原来王尚书都是这样简单思考问题的,那本官不得不赞一声王大人聪明伶俐!”薛向说着还伸出双手抱拳,语气中却满是嘲讽。

整个朝堂上立时安静异常,大部分人的表情都甚是怪异,没办法,想笑又不敢笑,憋着笑真的是挺难受的。

“你…哼,薛大人如此嘲讽于本官,说明本官说的没错。”王力黑着脸强装镇定的说道。

“王大人想的确实没有太大问题,我大宋这几年银课最低的是在元丰元年时的21.5万两,最高时为41.1万量。从这方面来说,王大人的想法确实没有问题。”薛向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说着还捋了捋胡须。

“你…”王力对薛向的举动真的是又气又怒,但又顾忌场合,只得一挥衣袖,背过头去,权当没看到。

宋与唐不一样,不是按照产量的7%的收取银课,而是按“二分成法”。

知台州、黄岩县刘觉民,乞将应金银坑场,并依熙(宁、元)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分许坑户自便货卖。——《宋会要辑稿

也就是说,开采出来的白银,官府只收二成,其余成由坑户自己货卖。这个“二分成法”从王安石变法,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据此可以估算,大宋白银年产量为一百零七点五万两到二百零五点五万两之间。

“王大人又可知,我大宋朝廷每年又需要使用多少白银?又是哪些地方用到白银?你又可知这些白银是否非用不可?”薛向又接着问道。

“这些本官又怎么会知道的如你一般清楚?薛尚书有什么话就直说吧?”王力黑着脸直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