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8(1 / 2)乡村振兴之不屈的脊梁首页

其实,早在农村税费繁重而土地效益低下的那个年代,特别是受到弟弟范怀国南下打工的影响,正值年轻力壮之年的范怀民也想趁机走出这片偏远落后的穷乡僻壤,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去闯荡一番。一来呢,可以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究竟是个啥样子;二来呢,主要还是想着多挣点钱儿,把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一些。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初中毕业就直接踏入农村这块土地的新生代农民,范怀民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太苦啦!农民家庭的收入太低啦!农民的日子太寒酸啦!

就拿自家的现实情况来说,经过全家人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劳动,率先购买了当时当地十分稀有的拖拉机,还在全村第一个购置了农用汽车,虽然日子似乎比以前好过多了,但就整个农村的生产效益来讲,实在太低太落后了。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是既苦又穷,比起城里人来,简直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当然,在范怀民看来,这种穷,不是说农民有多么缺吃少穿,也并非穷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这种苦,也不是生活有多么艰难困苦,似乎更达不到苦不堪言的程度。

而是说,农村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农民付出与获得完全不成正比,理想与现实的天平总是发生倾斜。农民兄弟们辛辛苦苦一辈子,甚至说农村的老老少少几代人,除了背负家庭自身的生活责任,还有土地税费的沉重包袱,一年到头忙得昏天黑地,累得四脚朝天,除去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差役,全家每年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农具、饲料、牲畜等的巨额生产成本,以及购置米、面、粮、油、衣服、煤炭、燃料等衣食住用行的高昂生活必需品以外,许多农民家庭的年度总收入常常少得可怜,人均纯收入更是微乎其微。

多年来,喜欢观察和思考的范怀民发现,一些偏僻落后的村庄和农户家庭,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悲凉境地。一些承包土地多、劳动力较多、经济来源广、家底比较殷实的农户,一年下来还能过得相对比较宽裕。可很多承包土地少、经济来源单一、完全靠天吃饭的困难农户,却经常是入不敷出。很多时候,一年到头,当爹妈的连件小孩的新衣服都买不起,全家连顿肉饭也舍不得吃,连年轻人买票坐车进城逛一次大街,都成了一种美好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