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1 / 2)向往的家园首页

第二天一大早,林雪松开着奇瑞QQ来到了翠屏山居。

这辆车是杨晓雪的嫁妆,现在正好能派上用场。

前些日子,晓雪生完孩子,文羽风和兰心月一起去县医院看望过她,也顺便探望慰问了杨妈妈。

出院后,林雪松和杨晓雪也曾去文羽风夫妇家登门致谢。

那是林雪松第一次去翠屏山居。

当时,他看到杏枫村赵林海家的后院养了一群土鸡,于是顺手买了两只土鸡,六十个土鸡蛋,带回家给老婆和岳母补补身体。

那时候,林雪松的脑海里萌发了一个创业的念头。

随后的日子,他经常上网,仔细搜集这个创业项目的相关信息。

现在,林雪松一见到文羽风,就开门见山地说:

“羽风,我想到了一个创业的点子,想找你聊聊。”

“什么点子?快说来听听!”

“我发现,杏枫村西侧山坡上,有一大片毛竹林,估计有四五百亩。我想在那里建一个土鸡养殖场。现在市场上,散养土鸡能卖到一百元左右一只,土鸡蛋一块五一个,还供不应求。”

“嗯,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商机。只不过,办养鸡场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主要风险有两个,一个是养殖风险,比如爆发鸡瘟、禽流感之类,倒霉的话,可能血本无归。一个是市场风险,比如出现供过于求,价格暴跌。”

林雪松对答如流,显然是有备而来:

“你说得对,我也想过这两大风险。

“关于市场风险,我仔细搜集过最近十年散养土鸡的市场信息,发现除了偶尔有小幅的价格波动,基本上是一个价格节节攀升的大趋势,现在的价格基本稳定在一百元左右一只。

“这背后也很多原因。比如,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还有很多城镇居民,对散养土鸡和土鸡蛋,依然有着较强的消费习惯,哪怕工厂化养殖场生产出来的洋鸡肉和洋鸡蛋,价格便宜很多。

“另外,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原来在自家院子养一小群土鸡,鸡肉鸡蛋自给自足、还可少量出售的传统模式,近些年越来越少见了。

“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上涨较快,对散养土鸡产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一路攀升。

“再来说说供给侧。大规模散养土鸡,对场地条件的要求较高,最好是乡村的大片林地或荒草地,而且还要远离村民聚居区域,要不然鸡粪的臭味熏死人。

“养殖门槛较高,养殖周期较长,这就意味着,短期内很难出现土鸡产量暴涨,价格暴跌的情况。

“至于养殖风险,我特意买了几本有关散养土鸡养殖技术的专业书籍,仔细研读过,还上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信息。

“我觉得,只要用心钻研养殖技术,结合养殖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为养鸡场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保证饲料和饮水卫生,合理用药,科学养殖,做到这些的话,养殖风险是可控的。”

听完雪松这番分析,羽风伸出大拇指,大声赞叹:

“调研细致,分析全面,有理有据,见识不凡——了不起啊,我的雪松兄弟!”

听到好兄弟的称赞,林雪松自豪地笑道:

“这些年,我在打工之余,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时也经常看经济新闻和农业节目,总不会白看吧!

“当然,刚才这些话只是纸上谈兵,最终还得在养鸡实践中一步步摸索。

“另外,我还想在杏枫村和泉口村周边的山坡草地上,以及抛荒的丘陵梯田上,养一大群山羊。

“养土鸡和养山羊两个项目同时进行,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投资界有句名言,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我现在投资两个项目,应该会更保险一些吧!”

“不错不错!这个办法相当于加了一道保险锁。你真行啊,脑子里的好点子一个接一个!”

“你别光顾着夸我,我还想请你帮忙呢!”

文羽风拍拍胸膛说:

“只要我能帮得上,一定全力相助!”

“我想找你合伙创业,共同投资,各占一半股份,每年年底对半分红。分工上,我负责养殖,你负责销售。”

“好啊!我非常相信你的眼光和能力!根据你的计划,第一期投资额大概是多少?”

林雪松想了一下,然后说:

“我是这样打算的,咱们今年刚开始创业,缺乏经验,难免要交一些学费,所以投资额最好小一点,就当是做个小规模的养殖试验,以免试错代价太大。

“等到我的养殖技术成熟了,你的销售渠道拓宽了,咱们再一年年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养殖规模,这样会比较稳妥。

“现在是4月中旬,我尽快找人建好小规模的鸡舍和羊舍,以及小范围的栏网,然后我再去采购800只鸡苗,20只种羊。

“加上场地租金,采购第一批饲料、药品的费用,以及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估算,第一期投资十万元,应该够了。咱俩一人出五万,你觉得怎么样?”

文羽风斟酌了片刻,然后郑重说道:

“每人出资五万,这没问题。可是以后你在这个创业项目上付出的劳动和精力,肯定会比我多得多。

“我的主业是写小说,销售土鸡和山羊是兼职。而且现在还没开始养,销售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开始。

“相比而言,你是全职投入养殖任务,工作既重要又繁杂。

“所以我觉得,既然双方的精力投入不对等,那么对半分红的办法,对你很不公平。”

林雪松摇摇手:“哎呀!咱们是好兄弟,何必这么见外嘛!”

文羽风坚持自己的想法:

“既然是合伙创业,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你说对吧?只有互惠互利,公平合理,双方的合作才能持久。我觉得年底分红,你分七成,我分三成,这样才公平。”

“我分七成?太多了,六成足矣!”

“雪松,别跟我争啦!你分七成,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