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回徐刚。他自认为待吕晓莲不薄!从他和陆文鹏交往的过程来看,这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和吕晓莲前后谈了有大半年的时间,逛公园、进饭馆、看电影——这些恋人们惯有的场景,两人都温习了一遍。可是,他们的恋情也就维系在这种程度,始终没有更进一步的迹象——吕晓莲没有邀请徐刚去她家里做过客,徐刚也没有叫吕晓莲来自己的家里认个门。两人就像暗中达成了某种默契,只是暂时寄居在对方的“壳”里,寻求安慰也罢,互吐衷肠也好,至于会不会喜欢上这个“壳”?吕晓莲还说不准,但徐刚是真的很在乎她。包括她身上的香水味,略有些做作的一颦一笑,甚至听起来近似幼稚的说话等等。相爱从来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游戏!有人拼命付出,有人只想索取;付出的人无怨无悔,索取的人贪得无厌。
要说吕晓莲完全是在拖延、利用徐刚,也有失偏颇。她非常中意徐刚的体贴、憨直以及专情。只要两人在一起,吕晓莲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徐刚眼里流露出的一往情深;有时她也在莫名感动之余,很想跟这个人过一辈子。别的或许不敢保证,想拥有足够的温暖和幸福还是毋庸置疑的。但她同时又心有不甘,觉得单纯为爱活着太“贫乏”。以自己的条件,想得到爱很容易,想得到富有虽然会费一些周折,但也不是可望不可及。最好是能“人财两得”,什么都不耽误。因此,她背着徐刚偷偷和家人介绍的一个老板约会,“得陇望蜀”的心思昭然若揭。
徐刚在感情上面是个极度专一的人,或者说眼里根本揉不得沙子。他虽然很爱吕晓莲,可假如对方有了背叛的行径,在他看来已没有了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是分道扬镳!
两人正式分手后,徐刚的近况不只是不佳,而且还很惨。他买了一辆三轮车,早上四点多就骑车跑到位于郊区的蔬菜批发市场,买了一车新鲜蔬菜。来回的路程有二十多公里,加上天寒地冻、冷风刺骨;有的道路能见度很低,几近黑灯瞎火;而且路况很差,颠簸得他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把菜拉了回来,他又要立刻赶到离家最近的市场口去叫卖。时值七点,天刚蒙蒙亮,来买菜的大多都是老头、老太太。他们不仅喜欢挑三拣四,还更爱讨价还价;只要一言不合,扔下菜转身就走。徐刚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在他的想象中“我又不是漫天要价,只是挣个辛苦钱,怎么可以胡乱杀价?!”
别人卖菜全凭嘴皮子利索,适当地抬高一点价格,留出较大幅度可供还价的余地,好让爱占便宜的人觉得“有利可图”。真遇到难缠的人也是连哄带骗,在称重上做点文章,目的就是尽快卖完了菜赶紧回家睡个“二茬觉”。
徐刚不是这样,一来他不了解这些门道;二来他想光明正大的赚钱,对“做手脚”的方法既不屑又反感!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别人都卖完走了,他还剩下大半车。徐刚留意过最近的天气预报,知道这两天很冷,夜间和早晨的温度都在零下。他特意穿了两件羊毛衫,外加一件厚厚的军大衣,即便这样还是被冻得手脸通红,清鼻涕一个劲儿往下淌。好不容易挨到八点,收管理费的人也上班了。一个穿着制服的年青男子走到徐刚的三轮车前要收费,徐刚吸着鼻涕,气呼呼地问:“我又没进市场里卖,交的什么钱?”
收费的人对徐刚的态度很惊讶,两人年纪相仿,只是徐刚比他高了半个头。这人虽然有些怵徐刚,可还是理直气壮地说:“来这里卖菜就这个规矩。市场门前也归我们管。你还是交钱吧,又不多,五块钱而已。”
徐刚从凌晨四点多苦熬到现在,又冻又饿,满打满算也就赚了二十多块钱。他心里的怨气已经憋了很久,骨子里的倔强不知不觉就冒了出来:“我也没挣什么钱,那我现在走行了吧?”
“我没问你挣没挣钱,你把该交的钱交了,随时可以走。”
“你的意思是,没钱不能走?”
“大哥,咱俩别抬杠,我也是替人打工的,你就把钱交了吧。”
“没有!”
年青人又看了看徐刚的身板,妥协了。“好、好、好!那就只此一回,你明天别到这里来卖了。”
徐刚也不想继续纠缠下去,毕竟大家都是劳动阶层,为了混口饭吃都不容易。他垂头丧气地推着车回了家,把没卖完的菜搬进屋里,挑出一些品相不好的留下自己吃,剩余的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再去卖。母亲吴兰见他冻得鼻青脸肿,心疼地说:“刚子,咱还是别干这个了。就算比你打工挣钱多,我这心里也不落忍!”
徐刚点头答应。他没想到卖菜既辛苦还赚不到多少钱,与其这样,还是尽早想个别的出路。他看人家卖鱼的生意不错,也不用四处奔波那么辛苦。于是决定,等卖完了这一车菜就去市场里盘一家小店面,不瞎折腾了,安下心来去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