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初展手脚(2 / 2)平凡人的饭碗首页

一篇作文带来的影响稍稍平息下来,一周后班里迎来数学单元测试。

“你还别说,前些日子你表扬过的穆珍,数学学得也不差,这是入学来的第一次单元测试,他竟然得了满分!”张景瑞老师对教语文的陈老师说道。

“班里几个满分的?”陈老师抬头问道。

“一共两个,另一个就是考高中,今年想考中专的张伟,这样的单元测试对于他们留级的来说,应当不是什么难事,这些题至少去年都考过,只是他们不注重积累,如果注重积累,应当都能考个满分,不注重积累不说,甚至是去年做错的或是不会的,今年一样做不对,你说他们不努力吧,也说不,只是努力不到地方,不知往哪里使劲一样,这就是学好学孬的差别,好的学生知道如何学,怎么学,往哪里使劲,差的学生,好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只知摇头晃膀子地在那里死记硬背,到头来不知背的啥东西,这就是差距。”张老师有点感慨地说。

“确实是这样,很多学生对我讲的欲扬先抑可能还只是一知半解,而穆珍这样的学生,写作文就能用,并且文章写得还有声有色,不得不说彼此间的差距有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距。”陈老师也认可张老师的观点。

“入学时考第一的田小松,这次考的也不差,只是他错的竟然是一个关键的公式用错了,也不知这学生怎么这么粗心,还是根本就没有掌握。”张老师有点惋惜地说。

“田小松,听初二代他课的老师说,这孩子天资聪明,但是自尊心很强,听说一旦受了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所以得多关注他才是,我这学期打算往杂志社推荐几篇学生的作文,目前正在暗自观察筛选中,同时还想加强培养,并成立一个文学社,你看可以不?”一直以来,陈老师都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去年他代的高中一年级,虽然招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并不高,可是就在他的指导下,高中部成立的文学社团,仅在《语文报》就发表学生的作文两篇,再加其他的杂志报纸,总计发了五篇稿件,不仅让文学社团的整体写作水平有大幅提高,而且还较好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这在全校老师大会,是受过校长提名表扬过的。这些事张老师很清楚,对于陈老师提出这个建议与想法,张老师虽然觉得这是初中毕业班,学习任务较高一年级紧张,但是也不便拒绝这样的想法,于是点了点头说:“这是好事情,利用课余时间,做件有意义的事情,总比坐那里死学要好得多!”

“好,成立文学社团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小荷初露文学社’。”陈老师将早已做好的打算讲了出来。

“不仅是名字起好了,估计你将组ChéngRén员也选得差不多了!”张老师觉得陈老师既然提出来,一定已经是胸有成竹的事情。

“人员初定五名,目前定了三位,穆珍、田小松、张伟,你看还有推荐人选吗?”陈老师看着张老师问道。

“我哪里有,我只是定位于大家的理性认识,对于感性认识接触得少,你慧眼识英才,这点学校还真的没有人与你相比。”张老师的夸赞让陈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你看,太过奖了,我也只是按照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而付出我应有努力而已,在你面前显得班门弄斧了。”说完笑了起来。

这句话也将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逗乐了,跟着笑起来。

“你们班成立文学社,我也选派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不反对吧!”谢老师插话道。

“当然不反对,只要是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都可以推荐,在下是来者不拒,俯首甘为儒子牛!”陈老师毫不客气,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点是他在毕业那年的毕业论文中就提到的,并且一直在教学中应用着,让很多经他培养的学生获益匪浅。

当天的语文课,陈老师的开场白:“大家听说过文学社团吗?所谓的文学社团就是以文学为纽带成立的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旨在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全面提升成员的写作水平,为将来的文学创作储备力量,我打算以我们班愿意参加的同学为基础,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有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自愿到张伟同学那里报个名,但是报名后,要每周除了课堂布置的作文外,还要多写至少一篇课堂外的作文交给我,讲堂外的作文可以不限标题,不限篇幅,不限内容,多交不限!”

陈老师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的事很快在初三年级传开了,除了初三一班五名同学报了名外,其余班级还有四名同学也报了名,有谁能想到,仅仅以培养学生爱好兴趣为目的,不收取分文,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社团在将来竟然出了两个机关文秘,两名记者,一位编辑,一位文学教授,一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许进、刘忠山、谭卫峰、高长青、穆珍、随志敏、田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