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四十多个倭军冲到十米之内后纷纷散开,将土庙团团围住。
“八嘎!墙上有洞口,他们跑了!”带队的少尉绕到庙宇后方一看勃然大怒,低头一看,两串脚印顿时映入眼帘。
“他们往西南方向跑了!那边是后唐村,快追,别让他们进村!”
话音刚落,就听一道尖锐的破空声传来,少尉顿时一头栽倒。
“西村小队长!”一群倭兵吃惊之下顾不得任务,纷纷围拢上来察看,只见西村少尉颈侧赫然扎着一支指头粗的箭矢,将脖子扎了个对穿。
“不好,他们没走远!散开搜索!”一个倭兵准尉马上反应过来,一群倭兵纷纷端qing瞄向四周,一部分顺着脚印追了过去。
两百米外,于寒平举反曲弓,一发三矢离线而出,追来的前三个倭兵捂住喉咙跌到在地。
没有了qing声指引,在呼啸的寒风中,弓箭的弦响几乎微不可闻。见对手箭法犀利,短时间内又难以找到,一群倭兵情急之下,端起qing来“砰砰”乱打一记。
这时天完全黑了下来,十米之外就辨认不清了,何况于寒披着披风趴伏在近两百米外。反曲弓早就重新锻造过,命中两百米之外的目标简直小菜一碟。
墨玉秋虽然不愿让于寒接触,哪怕是无意的却又觉得他身边最安全,此时正乖乖地躲在于寒侧后方一棵树后,偶尔探头看一眼他怎么大展神威。
对于寒来说,只要在射程之内,弓箭的射速远超栓式步qing,还胜在声响微乎其微,别说倭军拿着村田式,哪怕拿着三八大盖也不行。
一壶箭用完后,倭军仅剩六人。于寒将反曲弓一收,握着横刀冲了过去,等几个倭兵回过神来,只觉一股厉风扑面而来。
“噗噗噗……”
面对于寒的近身搏杀,倭军的拼刺技术就是个笑话,两秒不到,六具无头尸身仆倒在地。等薛士谦回过神后赶来增援,于寒已经将周围收拾一空。
“兄弟,你真是艺高人胆大。”薛士谦有些郁闷地说道。出了土庙后,他原以为于寒会有多远跑多远,没想到后者跑出两百来米后竟然卧倒在地,看样子要和几十个倭兵死磕,一瞬间他都以为会被拖累死,不料结果完全出乎了意料,三十来个倭兵在他的弓刀之下简直成了案板上的肉。
于寒可没有心思接受他的夸奖,他瞅了瞅远处的村落后说道:“得把这边的痕迹清理一下,再换个地方弄点动静吸引倭寇,否则这个村子就倒霉了。”
“行,兄弟想得周到。”薛士谦说完后,才注意到附近竟没有一具倭兵尸体,即使他胆子不小,也觉得后背直发凉。
看到于寒又跑向土庙前面,墨玉秋也跟了过去,他连忙紧步跟上,一个人呆着头皮发麻啊。
不到五分钟后,土庙前被收拾得七七八八,不但倭兵尸体、武器全部消失,连地上的血迹和散落倭弹头清理了。
距土庙六百米外,一个倭兵紧闭双眼,一手捂着腹部蜷缩在冰冷的雪地上一动不动,如果是旁人,一定以为他已经死了,但于寒通过探察术知道,这家伙还有口气。
倭兵所有武器都被于寒收走了,所以也不必顾忌这家伙临死反扑,先取出一片棉布将他伤口缠住,接着抓起一只脚将对方倒提起来就走。
薛士谦和墨玉秋都没作声,凡是在辽南的人,都知道倭军的残暴,而且这时候也没有优待俘虏一说。
离开土庙一千米后,于寒顺手将倭兵丢在地上,对着倭兵的膝盖重重踩下。
一声凄厉的惨叫后,倭兵全身发抖着醒了过来,入眼处,一柄青黑的长刀抵了过来…
一刻钟后,于寒得到了想要的情报,倭兵也得到了解脱。
刚才这支小队隶属第一旅团第十五联队第三大队,全程参与了大平山、牛庄以营口战役,之后随第一旅团驻守营口,未参加田庄台战役。
和于寒猜想的一样,即使倭军少了一个旅团和一个骑兵大队,清军依然在这三次战斗中节节败退,只是时间比原历史上推迟了几天,这还是因为倭军调配兵力的缘故。详情如下:
因为第一师团第二旅团缺席,原本应返回海城的第三师团两个大队就地参与了大平山会战及后面一系列战役
新任第一军司令官野津道贯见驻守海城的兵力不足,果断集中第三、第五师团兵力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围攻海城的清军,这时大平山会战刚刚结束,第三师团两个大队及时归建
之后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合兵一处,佯攻营口,实取牛庄,之后迅速攻占营口,最后攻取了田庄台,从此辽河以东重镇尽落敌手,清军若要增援兵力物资,因为失去了营口三地,必须出石山站绕道奉天会城,路途崎岖遥远,以清廷的尿性,已经没有决心再打了。
叹了口气后,于寒心道:“看来只有靠我们自己了。”第一要务是在重兵危胁的局面下生存下来,第二还不能让清廷与倭国顺利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