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泛灵论(1 / 2)医学生实习手记上首页

干什么都赶着点一块来,我扒拉两口饭赶紧出去,原来是送来一个小孩子,在家里玩,出于好奇,把黄豆塞进鼻子里……然后发现,自己掏不出来它了……

孩子还小的时候,她/他不了解这个世界,容易做出很多大人们难以理解的尝试,但是莫忘了你从前也是个小孩,蠢事也没少干。

有把花生米往耳朵眼儿里塞,塞进去掏不出来的孩子,也有把橡皮泥往鼻孔里塞,然后掏不出来的孩子,今天有来个把黄豆往鼻孔里塞的……塞特殊部位的孩子也有,你也怨不得他/她,因为孩子还小认知能力有限,他/她甚至觉得因为把豆子塞进鼻孔来医院让一帮医生护士忙来忙去,这是一件很牛逼很自豪的事情。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普遍都有的一些“奇怪”心理,其实只是我们站在长大了的角度反观这些心理觉得奇怪,放在孩童时期其实是正常的。

第一条,认为只要是能动的东西都具有像人一样的生命,譬如说,太阳公公、小草宝宝、大树爷爷……哈哈哈哈哈哈……现在想想以前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具有像人一样的生命,是不是很好笑?

这一点,我就要多讲一些,因为这个是牵扯到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心理学大家——皮亚杰,在他的理论研究里,这个老哥发现:4到6岁的儿童,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

说实话,这个估计是真的,因为我在我妹妹小的时候,拿我的毛绒熊骗她说它是有生命的,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然后我老妹经常跟这个没有生命的毛绒熊说话,还给它盖被子,因为她觉得晚上睡觉冷,她怕它睡着凉了……

给小熊穿衣服、玩具车抱上床睡觉,这样的事情,我就问你们谁没干过?还有没有比这个更蠢的?欢迎分享。

皮亚杰说,他发现,6到8岁的儿童,会把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能活动的事物,也就是说不能动的东西,小孩就觉得它是死的,是没有生命的,好像看似有些接近我们现在的认知观了,所以我小的时候一直以为蘑菇是死的,因为它从来都没动过……任何时候都是那个静静撑伞的动作,但是这个时候,皮亚杰说的是能活动的事情,意思也就是说,被动活动的事物,在小孩子眼里也可以是具有生命的,还是举我老妹的例子,我躲在毛绒熊的背后说话,逮着毛绒熊的手动来动去,她就觉得,每次老姐躲在它后面,她就能跟这个熊沟通交流了……现在想想,好羞耻啊。

8岁以后,小孩子开始把生命的范围局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孩子们能分清什么东西是自己能动的,什么东西是依靠着人来操控它动它才能动的,这个时候,我老妹已经上小学了,也就没再跟她玩过那个羞耻游戏了。

更晚一些的时候,孩子们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所以说上学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能在学校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能认识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在没上学之前,我是没有“地球”这个概念的,我一直以为我们生活在跟奥特曼他们差不多的某个星云里面,或许是M××星云……我的天呐,我快写不下去了,感觉自己小时候就是个羞耻的傻逼……

因为脑子里面储存的科学知识很少,所以,孩子们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而且在7岁之前,小孩子的思维都是非常具象的,没有抽象思维,认识事物都是得有具体的物件他/她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所以你让他/她帮你去厨房拿一个红色的圆形的西红柿,就不要怪他/她拿着绿色的青菜给你,你得把西红柿拿到孩子面前,告诉孩子这个是红色的、圆形的,这个叫西红柿,你光口头再怎么描述,没有实物的东西,小孩子都没办法理解。

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面包车是什么样的车,我一直以为是用面包做的车子,以至于上小学的时候,班同学问我见没见过面包车,我一直都说没见过……我当时还在想,谁会用面包做车子开?这咋开?

年龄越大,知道的知识越多,泛灵观念的范围就会逐渐缩小。

第二条,独特的自我,小的时候,应该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啊,我好独特,像我这样特别的人,全宇宙应该就我一个,我太独特了,长大之后,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我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小时候的梦想不是当科学家的?

这个“独特自我”的心理归根结底也还是认知不够全面的原因,等到自我认知随着年增长的,会慢慢消失,你会觉得像你这样的人简直太多了,自己一点都不特别,非要说特别,那就是特别普通好么……

其实不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遗失了特别的自己,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打一出生,就是普通的一个,漫漫生命长河之中,谁都不会是特殊的那一个,生命和历史的洪流,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诞生或者逝去而停滞前进的脚步,没有人能够阻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