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风云初起(1 / 2)帝国异闻见闻录首页

盘踞于长安城的旭日在无人知晓或者说无人注意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如同金色巨大圆盘的烈日了,初平五年,四月初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半了。

未央宫不远之处就是长安城乃至于整个帝国最繁华的坊市区,鼎沸喧闹的交易声,甚至可以跨越过很长很久的距离,传到未央宫中,让那些不知人间是何年的王公大臣,朱紫权贵们听一曲人间烟火的协奏曲。

“嘿,长安特产紫米糕了嘿”

李陵听着遥遥传来的叫卖声,脑子不断浮现出紫米糕优软滑嫩的口感,被细细碾过的加入猪油后如同甘泉般爽滑可口的豆沙,与两片包裹在豆沙外由清泉滋养而成的紫米做成的面片经过油炸之后所拥有的酥脆可人的味道。

“那群人已经争论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了,真是让人头疼……”

李陵看着那群高冠大袖的世家子弟们,心中涌现着无数个卧槽,一个个光是站在那里,风度翩翩的就好像是诸葛亮再世,随时准备舌战群儒一样。

虽然实际上也确实是舌战群儒式的书生互喷,只是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和主题,并不是诸葛武侯一样的报效国家。

世家子弟从来只关注家族利益,家国天下四字才是堂上诸人心中对于万事万物的定义。

“我琅琊王氏,自先祖起就钟鸣鼎食之家,文华天下,我的从兄弟王敦,兵法韬略无不精通,为何不能担任校尉一职啊?”

琅琊王氏的领头人,九卿之一的王衍眯着眼睛,穿着并不整齐的衣服,将自己的胸膛透露在在长安四月初的风中,他歪歪扭扭的站在那里,却有一股随时准备挥毫谈玄的名士风度。

“王公所言极是……”

琅琊王氏自三百年前为了避难而南迁江左之后,就一直是江左最兴盛的士族之一,如今站在那里的王衍不仅代表着琅琊王氏自身,更代表着一大批与他们一起南迁的侨姓世族们。

“这个王衍挺有意思的啊……”

李陵看着那个浑身上下充满着名士风度的中年人,心中涌现出许多想法。

“江左竟然也有这样风度冠绝于世人的名士了啊”

蔚凌站在李陵身后,看着这位刚刚上任不过七天的九卿大员,心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想法。

三百年前的南迁为荒蛮落后的江左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制度文化,江左一十二郡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帝国重要的粮仓。

但对于江左不过是蛮荒之地的印象已经差不多存在超过了一千年,以至于到了六合为一的初平年间,作为受过最高等教育的蔚凌也同样惊叹着江左猛然间展现的衣冠风华。

“老夫久闻琅琊王氏之衣冠风采冠绝于天下,老夫本来不信,可是如今见到了尊下,老夫才真正相信了这话。”

陈郡谢氏的代表人谢安穿着齐整的朝服,站在了王衍的右侧,谢安历经两朝帝王,是九卿中资历最高的人,也是皇子李政的老师之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后的一天,李陵还得管这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叫一声太傅呢。

“尊下,据老夫所知,琅琊王氏一族向来只掌管帝国的笔杆子,他们家向来都只能出文人,而现在却要让自己家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少年执掌一军重任,这只能贻误国是以及他们王氏自身。”

王衍的眼睛一下就睁开了,谢安的短短数十字瞬间击破了他营造良久的名士风度与气势。王衍睁大了眼睛看着谢安,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来保举自己的从兄弟王敦了。

陈郡谢氏是与琅琊王氏并立于江左的三大士族之一,随着陈郡谢氏的兴起,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文事还是武功,还是在帝国权力中枢或是地方权力分配中,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诸多斗争,王氏向来胜少负多。

“陛下,我谢氏编练的北府军可是威震华夏,只差一点就能克服中原的强军,自打太祖皇帝,剿灭了盘踞中原的异族,恢复帝国衣冠,谢氏感念皇恩浩荡,归附于帝国,北府军上下一万七千死战之士,莫不狂呼酣战,等待着报效国家,诛灭匈奴弹汗山王庭,以报百年凌辱之仇。”

把王衍说的哑口无言之后,谢安转身向皇帝一拜到底,言辞恳切的说着自己梦想中的北伐大业,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一辈子以家族为重的老人,自己也相信了这套誓死北伐的说辞。

“老夫的从兄弟,谢玄,弓马娴熟,明了兵法韬略,更得军中人心,若使其统北府,卫戍长安,西秦一十五万强军齐至,也无法让长安城动一下颜色。”

谢安的话掷地有声,一旁站立良久的王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退回了大臣的队列之中了。

“陵哥儿,你说这事会成不?”

霍去疾在李陵背后悄悄的捅了下他,转头确认自己的父亲没有往自己这边看的打算后,低声问道。

“谢安这事肯定能成的”

一个出乎意料的声音突然从霍去疾背后传来,云侯突然出现在三人背后,让三人都被吓了一跳。

“别猜了,新军八部除了用来卫戍长安北伐匈奴以外,还有着重新分配帝国权势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