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白桦林(1 / 2)大时代1977首页

林晓光本来没打算在青年文摘中加入文艺评论这个栏目。八八读书,

不过,来自邵小兵之流的打压,让他意识到不加入还真不行,就像伟人说的,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会去占领。

这一点,他极为佩服伟人他老人家。

在北平大学生文艺界,要决出一个谁强谁弱,而文艺恰恰与舆论宣传紧密联系,不管是五四社打败清华社,还是后者打败前者,舆论阵地绝不能丢失。

所以,十月刊的青年文摘,便加入文艺评论这一栏目。

第一篇文艺评论就是他自己写的,性与大众性的冲突:赵树理的选择。

新中国人民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赵树理,有一篇文章不得不说,那就是小二黑结婚。

他将这篇评论发出去,没想着让邵小兵那帮人投降,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大众低俗粗鄙,这个帽子,他不戴,青年文摘不戴。

此外,那就是针对人民大众,针对青年大学生们,让他们看到这则评论,不至于全被拉到五四社的阵营。

此时,北大静园六院,中文系专业课堂。

吴组缃教授拿出一本书,指着上面:“这本青年文摘,你们应该都知道吧?燕园对面的清华园创办的。”

未来的苏南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抬起头。

未来刮痧剧本的作者王小平直接回答:“老师,是的,这是清华社的社刊,已经发表两期了,是没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林晓光主编的,他就是青年文摘的总编。”

未来写出经典室内剧我爱我家剧本的梁左,听到后忍俊不禁。

“你们都看了吧,感觉怎么样?”脑袋铮亮的吴教授微笑着。八八读书,

课堂上,不能大放厥词,发言要言之有物,在坐的同学都不简单,而老师更是行家里手,不然贻笑大方,闹笑话可就不打好了。

更何况,这里是北大中文系,面对对面创办的青年文摘,你是表扬好呢,还是批评好?

表扬的话,好像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么批评呢?

也不行,当然不能因为简单的清北之争,就狭隘粗暴说对方不好。

还是那句话,要言之有物。

很多人都没说话,都思考着加以分析,斟酌着言辞。

吴教授见状笑了:“先不说别的,就这篇批评而言,你们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便纷纷开口。

未来的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道:“我们前面学过,批评有五种模式价值,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和身份批评。”

“这篇批评里说,新实质上只是少数都市精英学生的狂欢,新如何走到最广大的民众当中去?如何走到西山黄土沟沟里千万农民身上去?”

“赵树理选择了一条新路既不同于鲁迅的启蒙立场,又异于沈从文的乡土神话,他说,不想成为文坛作家,只想做一个文摊作家。”

“于是就产生了新乡土小说,赵树理的探索受到热烈欢迎,且探索中包含某种思想,纵使这思想不见得如何高深,却恰到好处地附和农民们的期望。”

“愿意放下身段走入大众,这已经足够伟大,我觉得说得挺对。”

吴教授闻言,看着若有所思的同学们,便笑了:“看来同学们的心胸很开阔,并没有因为是对面学校的,就因此而产生的偏见,这很好。”

“须知,傲慢与偏见是人都有的,你们作为专业学生更要克服它。”

他看着一个个学生,不明觉厉的宋红,正翻着青年文摘的查建英,若有所思的黄子平,忙着记笔记的刘志达。

“我一直反对领域,动辄这主义那主义,反对这反对那,作家写作的时候,不要考虑主义,还没落笔,就已经圈定主义,这等于是教条和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