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沟通(2 / 2)还乡初记首页

他回来正是时候,村里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村长辞职后,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他。

黄二毛这个人闲不住,他想为村民实实在在地做点事,但一个人势单力薄,能力有限。所以他就想把李明拉进来,一起想办法。

李明厨艺不错,一桌菜轻松就做好了。富儿的老伴啧啧称赞道,诶,城里男人就是不一样哈,样样会做!这做饭做菜可是女人的活儿啊!我家富儿,要是我一天不在家,他会饿上一天;三天不在家,他就会舔猪槽。

顾二姐对富儿老伴说,嫂子,不是这样的吧,刚才富儿哥在地里教我们做菜,说的头头是道啊!

哼!富儿老伴不屑一顾,说,他那是“夜壶打落了拌子,光剩下嘴巴”,真叫他做,他做不了。

李明招呼着众人说,大家不用客气,能喝酒的喝酒,不喝酒的喝水,愿意吃饭的吃饭,各人随便。

就富儿和村长黄二毛两人喝酒,李明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其他人吃饭。

没有过多的客套,撞了两次杯之后,黄二毛就在桌上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说,我们这个地方是丘陵地区,高不高、低不低的地方,坑坑洼洼,种田极为不方便。它不像北方大平原,一台机器能耕种一大片。我们这里,有大机器也用不上,种田完全靠人力,累得人要死。它又不像山区,如果是山区也好办,我们种树,国家给补贴,我们的日子比现在也好过一些。

富儿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对着黄二毛,怎么的?我们这样的穷地方,你还指望它能下金蛋?

黄村长说,下金蛋不可能,但是应该有所变化,不能别的村子都进步了,我们还是这个老样子?

富儿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听听。

黄二毛说,我有个想法,就是因地制宜。适合种水稻的地方集中种水稻,适合种干旱作物的专门种干旱作物。发挥特色,做出精品。比如,我们这里的旱地,都是砂土土质,这种土质种出来的东西,产量不高,但是味道特别好。我们这里的红薯、萝卜、花生,个儿不大,但是味道特别好,这些特色可以出精品嘛。

对于黄二毛这一说法,李明非常赞同。他一边频频点头,一边说,嗯、嗯,是的,我这个人爱吃花生,吃过很多地方的花生,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花生比得上我们这里的味道。别人只不过会包装,会造势,所以卖得好。我们要是稍微包装一下,准能一炮走红。

诶!是的。顾二姐忍不住说话了,她说,我就觉得你们这里的花生很好,又香又脆,不沾牙,很好吃的。

黄二毛对顾二嫂说,我们这里不光有花生,还有萝卜、红薯,都是好东西。

顾二嫂说,我没有尝过,但是我相信。今年我们种的萝卜成熟了,我就打算腌一些,就用你们这里的水和方法来腌制。

黄二毛接着说,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土壤贫瘠,必须做出特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全国推广。

富儿对黄二毛说,你想集中起来重新规划生产,那还要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

黄二毛说,这个不难,我不收回土地,只是组织集体生产,群众尝到了甜头,会拥护的。

听黄二毛这么一说,富儿忽然变得像个领导似的,他慢条斯理地说,要说呢,这一家一户一块田,种田自由,也有不方便之处。比如,你的这块田要种水稻,下边人家那块田要种棉花,上边人家那块田要种莲子。种水稻的要灌水,种棉花的要晒田,水从哪里过?是不是很麻烦?还容易造成纠纷。我们塆里几次吵嘴打架,都是为田里灌溉的事。我觉得黄村长你的想法好,不知道执行起来会怎么样。

黄二毛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今天来就是要跟李明李大哥说个事。李大哥你把你的朋友、熟人带过来,到我们村里来租地。或者搞大一点,成立农业公司,成片开发。我们村民可以拿土地入股。

李明对黄二毛说,我们村可以把生产和旅游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你看哈,我们塆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塆头的那棵古树,另一个是一位百岁老人。可以用来打健康、养生牌,搞成一个旅游景点。城里人周末到这里来转一转,看一看,玩上一天,吃两餐饭,买些土特产走,何乐而不为?

妙!妙!黄二毛连声叫好,说,到底是城里人,比我们想得周到些,看问题看得更准。

富儿又冒出一句,诶,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村的公路太窄了,错个车都很难。目前是进村的车流少,要是多了,你看,堵得动弹不得。。

黄二毛说,路是要修的,没有钱,还得去“化缘”。我打算找政府要一点,找老板们赞助一点,先把路面拓宽,搞平整,以后村里有钱了,就做沥青路。

李明说,先赶容易的去做,一件件地去做,头开好了,后面的事就容易了。

黄二毛端起杯子,对李明说,我们都是这块土地上长大的,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村建设好。村子建设好了,我们脸上也是光彩。

李明说,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特别你当村长的,老百姓的口碑就是你的奖杯。

富儿也举起了杯子,他说,来,我们一起干杯,我们还有余热,要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