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七、投石机(1 / 2)五代兴唐首页

将近三万北军将镇州城团团围住,有些奇怪的是,城内的守军并没有显得特别慌乱,而是城门紧闭,看样子是准备长期坚守,并没有任何投降的意思。

他们对镇州的防御很有信心,这确实让李岌有些恼火。

当即就下令各军分派人手,在河谷两岸进行伐树,其后在工匠的指导下,在营内制作攻城器械。

楼车、攻城梯和攻城车也没什么两样,李岌将几名主要的匠头叫到自己的中军营帐里,连说带画,给他们详细解说着投石机和弩砲的制作技术。主要是那种蒙兀人从西方所传回来的配重式投石机,另外就是和弹弓原理相似,使用导轨进行投石的弩砲。

唐代的重型投石机主要是靠人力或是畜力来拉动的,运用的也是杠杆原理,问题是每架投石机需要配备一百五十到二百多名人员来拉动投石杆,而且不容易协调一致,人力的浪费也过多了些。

李岌按照蒙兀投石机原理所做的改进实际很简单,就是让原来使用人力拉动的这一头装上配重石,这样,杠杆的另一头只要用滑轮组拉下来,装上炮石,用机括将拉绳放开后,炮石就能够自动发射出去了。这样的话,每架投石机最多只需要配上二十多名战兵。

这道理很简单,实际上就是二百五十多年后蒙古人所使用的办法。

唯一有难度的就是滑轮组的制作。

滑轮这东西在先秦的时候就出现了,但很奇怪的是用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能更节省力气的滑轮组原理却一直没被发现。究其原因,李继岌认为可能是工匠们的地位很低,因为制造一个滑轮出来并不便宜,而那些有了些身份和地位的匠官们的思维已经僵化了。这个年代工匠们的手艺还是蛮值得人敬佩的,只使用斧子、锯子、錾子和刨子就能制作出一些很精密的木质配件出来。

对于后世懂得杠杆和机械原理的初中生来说,这种配重式悬臂投石机的原理十分简单。

配重式悬臂式投石车,就是那种在一头装上配重箱,然后另一头延长悬臂,再给悬臂安装上一个用来装砲石的皮兜。只要压下悬臂,把凿圆了的砲石放在皮兜子里面,最后猛地松开拉索,配重箱依靠自身的重量就会自然让延长臂猛地向上扬起。等到开口的皮兜子甩到最高处时,扬臂猛然停顿,皮兜子里面所装的圆石自然就会被投掷出去。

一般情况下,扬臂越长,石头被投出去的就越远。

李岌知道这玩意如果被草原上的契丹人学去的话,会对现在由于唐末战乱虚弱的中原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所以在制作投石机前,就要求所有参与制作和操作投石机的人员,他需要全部带回晋阳,安置在太原附近的军营里。

这个要求看似很无理,但在李岌稍作解释后,元行钦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李岌在出征时,考虑到了要攻城,实际上是带了许多铁制的配件过来的,营中工匠们所需要做的只是伐木,然后制作出支架和杠杆等大的结构机件出来。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两架粗糙的悬臂式投石机就造好了。

一帮原来经军中的军将们迫不急待地赶到了滹沱河边上,观看投石机的初次试投试验。

悬臂被拉了下来,然后两根固定用的麻绳被绑死在了支架上。元任亲自指挥着四名军卒将一块大约超过了100斤的圆石放进了皮兜子里,每个人都很想看看,这架似乎少了一半的投石机能把这块巨石投出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