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目光对视一眼,互相都明白下一步的战斗究竟会有多惨烈,只怕是数年难遇,简短的一句话里其实包含了千言万语。这是多年配合形成的默契。既是提醒又是鼓励。
当撒开战马冲出去的时候,谁也难说还活多久。
刘芳亮年轻力壮,威名远播,一杆红缨枪不知道挑过多少敌将,战场上的生生死死见得多了,越是激烈的战斗就越冷静。这一点和李自成很相像。
李自成默默地把自己那柄宝剑抽出来,向前一指。
三千军马,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向前冲过去。
刘芳亮将马缰一提,越过李自成,冲到前面,他打仗喜欢冲在前面,而且李自成是军队的主帅,他也责无旁贷地必须冲在前面给李自成开路。
一杆红缨花迎风摇摆。
当刘芳亮的白马在战场上驰骋起来,亮银盔甲再加上红缨花,就是一道耀眼的风景,即使不看旗号,官军也都能认出这只队伍是谁。
顿时,一片喊声响起来,“活捉刘芳亮,活捉刘芳亮”
人马铺天盖地,朝着李自成的中军掩杀。
双方的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李自成身边这三千人马,很快就陷入官军的汪洋大海里,官军也排得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的阵势,与义军一模一样,但是前队的骑兵就有五六千人,后面的步兵密密麻麻象蚂蚁出巢一样,还不知道有多少。
这种“硬碰硬”的战斗,义军毫无胜算。
论战斗力,论兵力,论气势,论……论什么义军都处于极度劣势。但是没有别的办法,无处退,无处躲,只能就这么硬着头皮冲上去。
即使是以卵击石,也得往上硬撞,就这么个局面。
李自成、刘芳亮……以及这三千多兵卒,其实就是怀着“拚死算完”的心理,直挺挺地冲进官军的战阵中的。反正也没好,拚了吧。
战马奔驰,喊声杀夹杂着惨叫声,汇成一股喧嚣的呼啸直冲云霄。双方兵力搅杀在一起,如同大海泛起阵阵海涛。
刘芳亮的红缨枪见一个挑一个,很多官军甚至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他一枪挑落马下。他的白马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掀起了一股“白色死亡旋风”。
一员手执狼牙棒的官军将领,身高力大,挥着狼牙棒想和刘芳亮硬杠,比比谁的力气大,刘芳亮手起一枪,把他的狼牙棒连同手臂一起挑翻,在空中划个弧线,摔落马下。
李自成跟在刘芳亮的身后,不住为他喝彩。
李自成本人也有武功,不算高,与刘芳亮、郝摇旗这些猛将没法比,但是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在战场上也养成了勇猛坚韧的特点,冲锋陷阵丝毫不落后。他不习惯于象刘芳亮郝摇旗那样使用长枪大戟,总是拿一把宝剑迎敌,常常在敌人不经意间,突然驰马上前,将敌人杀死。
李自成的马匹特别得力,全身通黑,头大蹄粗,最可贵的是通人性,能根据李自成的命令做出各种配合动作,在战场上奔腾跳跃,几乎每个动作都不一样,让敌人难以判断他下一步的方向。
官军的兵力实在太厚了,一层层地往上涌。
刘芳亮的枪下,也不知道挑落了多少兵将,杀得官兵人人胆寒,当他挥枪向前冲去的时候,往往面前的官军一哄而散,但是……远处的官兵仍然在一群群地冲上来。
“活捉刘芳亮”的喊声,一直在空中回响。
一杆大旗飘舞,朝着刘芳亮奔来,那旗号上写着“孙”字。明眼人一望而知,这是洪承畴手下另一员大将,孙显祖。他和祖大弼一样,是洪承畴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