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采访对象面前的时候,欣阳才终于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了。
她学的是金融,要完成严肃老师的作业,自然是要采访金融行业的人。美国虽然有很多如雷贯耳的金融机构,可是她总不可能跑到华尔街去要求采访,不是不想,可是华尔街谁会理她呢?她又不是CCTV或凤凰卫视。
自己住的这个州府小城,到底有什么跟金融财务沾边的机构可以采访,她完全没头绪。施华丽读的是会计,也并不曾选修严肃老师的“职业自我管理”这门课,无法跟欣阳一起讨论线索。
房子里倒是有一大本破旧的黄页扔在角落,是好心的房东放在那儿的。可是就算在国内,翻黄页打电话去要求做学生作业采访估计也会被扣掉100次吧,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学生?怎么会没有学校开的介绍信?应付客户老板还没空,怎么有时间应付你这位毛头学生?想找工作换个更有智商的理由好吗?如果没有熟人朋友事先打过招呼帮忙安排,这种陌生求约见的事情欣阳是不敢挑战的,脑子里已经被这些拒绝代入得装不下其他可能性。
但事实证明,黄页是个好东西。
找到行业,按照首字母顺序,欣阳从A开始打电话。拿着写好了内容的纸条报上自己的学校、名字和目的。欣阳提前练了又练,把音调控制在既不过分勇敢冒昧也不至于怯懦低能的感觉上,见不到人也要把真诚和殷切写在脸上,因为表情会流淌到声音里。这是快乐且爱喝水的“职场沟通”老师上课教的。
大概是欣阳如假包换的外国人口音兼确实很像学生的语气,打通了的电话都没有直接被挂掉,不过拒绝也是如同预期中的一样顺畅,毫无意外地排队到来。
从A被拒绝到B,欣阳深呼吸几下,看看后面还有C到Z,感觉好了一些。被黄页联系人拒绝,总比被GPA分数拒绝要好。难道她有别的选择吗?没有。
C开头的有间银行,这银行欣阳当然认得,本城里欣阳去过的地方除了这家银行似乎就没有其他银行的网点了,绿色的招牌,亲民的名字,是本州妥妥的最大商业银行。本州虽小,也够一家商业银行做生意了,在华尔街没有招牌是无关紧要的。
欣阳交完学费之后有限的身家都在这银行里,随身揣着他家的银行卡和支票本,在黄页上看到不能不感到亲切。
我认识名人可惜名人不认识我,想想自己的存款数字,欣阳心如明镜,拿小储户的身份去套近乎毫无意义。黄页上联系人的职务写着副总裁,欣阳还不知道美国金融机构里的副总裁更像个职称,觉得这么重要的大人物把联系方式印在黄页上,未免过于亲民了。
本州大银行的副总裁自然是不可能有空让自己采访的,不过练练胆子也无妨。
电话只响了两声,有位亲切的中年男士拿起了电话,连打电话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就声音温暖地向欣阳问候了早上好。
欣阳的表述已经跟从A到B的联系人练习得十分流利,正等着对方礼貌的拒绝,不料对方只考虑了两秒钟,说正好明天下午下班前有10分钟,可以帮她把作业解决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页如果不是个好东西,不可能每年被印一次。若非手上这本黄页除了破旧还脏兮兮的,欣阳一定会狠狠地亲它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