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回 野外探险(2 / 2)夸父星辰首页

密林里密不透风,捂着热气。两人感受到了十足的热意,衣服湿透透的。

“快看,前面的山壁上,有个溶洞。”李梦在前面走着忽然喊道。小唐也注意到了。

在山壁上,一个巨大的洞口出现在了两人的眼前。

“看起来像是个天然的溶洞。”两人站在洞口,小唐说到。

李梦点了点头。洞口约有5米多高,呈现半圆形。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洞口周边除了碎石,没有生长任何植物。

两人迈着缓慢的步伐,走进了洞口,踩在脚底下的碎石,哗哗直响。

洞内直通通的,犹如一个矿洞一般,从洞口一直往里。外面的阳光只能照射到洞口,刚走进洞里几米,光线便迅速暗了下来。

李梦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圆饼形的设备。用手指在中间按了一下,圆饼设备亮了起来,启动了。这是一个微型的飞行无人机,专门用于探测之用。李梦调整了手中仪器的链接信号,将微型无人机和手中的探测仪连接了起来,能够实时接收无人机发出的探测信号。

李梦将手松开,微型无人机嗖的一下,便朝着洞内飞了进去,并用自身发射的红外线探测着四周。

“我们走进去看看吧。”李梦说到。两人打开肩膀上的手电筒,摸索着朝洞内深处走去。

洞内很开阔,足可以走两辆并排的汽车。洞内湿气逐渐重了起来,两边墙壁手上不断有水渗透出来,发出滴滴的声音。透过灯光,能够看到洞壁上出现了尖尖的钟乳石。

探测仪发出嘟嘟的声音,无人机在洞内不断探索着,似乎飞出了很远。

“我们还要往洞里走吗?”小唐忽然说到:“要不我们回去吧,这个洞看起来深不见底,我们手上又缺乏足够的仪器,再说,南教授临行前也特意交代说,不要涉险。”

听到小唐在旁边碎叨着,李梦觉得有些烦。其实对于带着这个“拖油瓶”出来,她内心一直觉得不爽,认为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南教授没必要安排一个跟班儿的。

出于礼貌,李梦说到:“没事,无人机在前面探查着,有危险会提前预警的。我们把这个洞看完,就回去。”

两人继续一边摸索着洞壁,一边小心朝前走去,脚下越来越潮湿,已经能够踩出水声了。

不知走了多少距离,两人来到洞**一个岔口处,借着灯光,看到前方有三个岔洞口,一个较为低矮,人只能弓着背走爬进去,一个从洞口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一个有近一人高。

李梦透过探测仪,发现无人机朝着一人高的岔洞口飞了进去。

“我们走这边吧。”小唐在一旁指着一人高的洞口说到。

“好。”两人随即走了进去。

“这里不像是陨石坑,就是一个天然的溶洞。”小唐一边走着,一边摸着从崖壁上生长出来的“钟乳石笋”,“这样的洞穴在这一带的山区到处都是,非常典型。”

“你们做深空探测的,也了解着天然的溶洞?”李梦有些奇怪的问道。

“呵呵,科学不分家嘛,”小唐打趣的说到:“你知道FAST建了多少年吗?”小唐忽然问起来。

“听说已经有数千年了。”李梦回答说。

“对,最早一代FAST始建于2016年,距今已经7千多年了。FAST又称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直径有500多米,被称作是天眼。”小唐随即科普起FAST的历史来。

对于FAST的历史,李梦倒是早有耳闻,毕竟作为科学探测最前端的技术,在天文学领域,它的地位很高。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FAST,是第七十代球面射电望远镜,它探测的距离更远,接收信息更灵敏。”小唐说到:“之所以选择在贵州这一代的山区里,就是考虑到它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的外来辐射或电磁波、磁场对它造成影响。”

小唐继续说到:“你也知道,这一带山区,出来天然喀斯特地貌产生的天然溶洞之外,同样有一些存在了数千甚至上万年的陨石坑,而在坑洞里,有遗存的陨石。这些地外陨石,所产生的能力,时长还能影响到FAST的效果。因此,我们驻地科学团队,除了利用FAST观测地外星球和信号外,还有一个责任,便是去除周边环境对于FAST的影响。所以,探洞,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

小唐侃侃而谈。

虽然对于FAST的历史早有耳闻,但是对于小唐刚才所说,李梦倒是头一次见。怪不得,小唐对于探洞毫无兴致,原来是早就经历过。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

“是啊。像咱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溶洞,就是比较典型的溶洞,洞内由于山水的侵蚀,各处洞**,会像蚁窝一样,不规则的穿透。同样,也暗藏着未知的风险。所以,等下我们再往前看看,就撤吧。”小唐说到。

“好。”李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