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第一次给了苏全忠(1 / 2)封神证道录首页

店小二的两句话把郑道问住了,他哪里知道要问哪营哪部?

当下略一想,他就直接把情况跟店小二说了,说自己接了信,来冀州投奔兄长,只知道人在军中,职位是督粮官。这头一次来冀州,不知道该怎么找人。

店小二听到寻人二字还没在意,到后面郑道说出督粮官的职位,又问清了两人是亲兄弟关系,态度立马就变了!

店小二主动提供服务,说是店里可以代为送信报信,让郑道不必自己去挨个军营里问,店里有对冀州城熟悉的包打听,可以直接给军营里捎口信,他在客栈等回复就行。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跟这时代军人打交道的郑道,立马就应下了。

需要捎的口信也很简单,郑家村的郑道来找亲哥督粮官郑伦,人已经到了冀州城,暂住在客栈。

店小二应下差事,说第二天一早就安排人去送信。郑道也没想着急在在一夜,手里还有些余钱,刨去给店小二的跑腿费,再坚持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第二天一早,听店小二说,消息传回来起码得一两个时辰,郑道便跟店里打了招呼,准备先去四处看看冀州城的景光。

店小二怕这初进城的乡下小子闯祸,又多提醒了几句,说什么注意偷摸的小贼,别跟地痞流氓较劲之类的话。

郑道挺意外,没想到店小二这么好心。

其实他不知道,店小二之所以有这些提醒,倒有多半原因是怕后面这位的亲哥找来,看自己兄弟受了委屈,照店里撒气。

不管怎么算,督粮官可不是平民老百姓能惹起的,不能不注意!

看来督粮官这官职还不小,不然怎么能让这店小二前倨后恭?

是了,古时候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管粮草的,好像是挺重要。

郑道这边心里瞎揣摩,他哪知道店小二不是怕这官,而是怕这权!

在军队里,军需官主管后勤,算得上是位高权重。

督粮官嘛,就只是派出去押运粮草,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了!

为啥?

先说说军队里功劳怎么算的?从来都是割下首级报功,有哪个听说运回粮草首功的?

押运粮草当然有功劳,但是肯定比不了正面上战场的功劳大。

更不用说,运粮得先把粮食收齐吧,得保证路上不被劫吧,得保证运粮及时吧!

粮食少了、迟了、被劫了,哪一项不是贻误军机的大罪?

所以在战时,这是项做好了应该,做不好有大罪的职位。

但派去运粮的人还得有点本事,要不然怕被人劫啊!

所以一般军队里,被派去运粮的,就是军队中有点本事但没啥背景关系的。

即保证了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又少有立功机会。

那有人就问了,店小二不明白这些吗?

怎么不明白?就是因为店小二太清楚,这些在军队里受了气的督粮官,随时有可能向更弱者——也就是平民百姓撒气,他才会这么用心招呼郑道!

谁知道哪天,这位爷会不会刚好来到客栈,想起了兄弟曾在这受过的委屈?

这些郑道都不知道,他出了门,上街闲逛去了。

走在宽阔的大街上,即便是后世一般县城的马路,也不过就是铺了沥青、更平整点,要说宽度还真就差不很多。

大概是街上要走马车的原因?

街边有不少摊贩,卖的东西以二十世纪郑道的眼光来看,当然就算不上丰富了。

吃的、玩的、穿的、用的,后世可比这时候丰富太多了。

就是不知道,在许仲琳先生的设定里,商朝的商品经济有多发达?

现在他眼里看到的,是更偏向于明朝,还是更像商朝?

昨天,他从冀州侯侯府打听了消息,就直接就近选了客栈,所以他出客栈没多远,就又看到了侯府。

说来也巧,府里刚好有人出来,他就在一边远远地看。

一个青年,后面两个随从,都是全身甲胄走出门来。

旁边有仆人牵了马,三人依次上马,顺大街朝东去了!

郑道刚好就在苏府东边,避在路边,边看边猜,这马上的人是谁。

毕竟是在城内,又是刚起步,马的速度不快。

所以三人经过郑道身边时,郑道还有机会看清马上人的模样。

没想到的是,几天没动静的系统居然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