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2) 广播英语,小学毕业(1 / 2)童年记事首页

一天德明告诉我们,他大哥、二哥学校的学生都打过校长和老师。我们三个立刻警告他,不许他胡来,我们知道他的心思。虽然那时批判师道尊严甚嚣尘上,但书上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啊,打老师就像打自己的父母,你怎么下得了手。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小时候(三国)等古代小人书看多了,尊敬师长已根深蒂固。

文割最乱的时候我们学校也斗过老师。不过斗归斗,从来没有对老师动过手,那全靠王校长治校有方。那天两个老师站到了台上,王校长首当其冲,另一个是后来教我们英语的陆老师。

以前我们不知道她是教什么的,*字报揭露她里通外国。原来她是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还是什么校花,洋气十足。毕业时不肯去外地,赖在上海吃闲饭(资产家庭)。她人白得像白雪公主,长得漂亮不说,个子比一般的男人高半个头,她还嫌不够高,再加一双高跟鞋,穿得是花枝招展,整天在学校里走猫步。现在那些时装模特儿都是经过加工和化了妆的,比起我们那时先天美的陆老师真是差得太远了,她生不逢时啊。

王校长和陆老师都低着头认罪呢。□□会开到高潮时,几个高年级的捣蛋鬼冲到台上,想揍几下陆老师,趁机楷楷她的油(调戏她)。只见王校长眼皮微微抬起,那几只刚刚伸出的拳头就像触了电似地缩了回去,他们从心底里惧怕王校长的目光。王校长那神奇而严厉的目光给了我们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样折腾了一年有余,上面来了个精神,要“复课闹革*”了,就是要我们一边读书,一边闹革命。

又要上课了,可闹了那么一阵子,有几个人还想好好读书呢?读书苦啊。课是复了,文化课的份量却大大地减轻了,作业也少多了,再也不敢提什么课堂纪律,那是“智育第一”,压制*命学生。

那些不想读书的家伙都抢着坐最后一排,那里讲废话,玩东西,看小人书老师根本不管。还想读读书的同学都坐在到了前排,林媛更是一马当先,从最后一排坐到了第一排。在她的影响下,海伦和丽华都坐到了第一排,我和大铭也被拉了进去。

还有一点我不明白,就是复课后不久,学校里开设了英语课(以前只有中学才教外语)。外语不是资本主义那一套吗?为什么要在最革命的时候学呢?这是不是革命的需要?果然,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

不知什么原因,大家对外语课都比较感兴趣,大概觉得它好玩。再就是陆老师人长得漂亮,她在讲台上一站,很吸引人的。当然,在班里要数我对英语最有热情。这要归功于我哥装的带有短波的半导体,我收到了北京电台的英语广播,还有就是北朝鲜的英语广播,里面女人的英语讲得非常动听。

后来,从小黄家的那架四波段半导体中,我们收到了美*之音的“英语九百句”和BB*的英语课程。这样,我学英语的热情更大了。

在那个年代里,全校要数我们班读书最卖力。是周老师有办法,连骗带哄,想尽办法让我们多读书,她说知识总是有用的。那个时候,说这种话是要有点魄力的,现在才知道那全是金玉良言。在培养我们读书热情上,老师们是冒了很大风险,下了很大功夫,可谓是呕心沥血。但总的来说,我们读书的劲头大不如前。

就这样,大家希里糊涂混到了小学毕业。我们原来小学的同班同学都进了同一个中学,不久又编回到了同一个班。我们读中学的时候,正好碰上七一年和七二年所谓的“回潮”时期,就是学校开始抓教育质量了。林*事件发生后,文割运动好像缓了下来。各行各业“复辟”有所抬头。特别是七二年小平复出,大力整顿教育系统。后来,这被称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 。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再附上人物表

德明—阿巍邻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上海东台路古董事场个体户,收藏家

小黄--阿巍领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崇明农场职工顶替进工厂,开贸易公司

大铭--阿巍邻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大工厂,私营企业老板

阿巍—由阿婆带大,与德明他们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读技校,大型百货公司上班。考入大学读英语,毕业后大学任教

晓萍--阿巍邻居,幼儿园小学同班同学,小黄同桌,电脑专业,某工业局白领

海伦—由阿婆带大,阿巍邻居,幼儿园小学同班同学,早年参军当文艺兵

丽华--阿巍邻居,小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德明二嫂

林媛--阿巍邻居,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大铭同桌,中学毕业去黑龙江,七七年大学生,国家机关工作,后下海成大企业总裁

福民--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参军,回沪后提干

勇强--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工厂

李明--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工厂,后去日本留学谋生

亚洲--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

阿明--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

徐敏—阿巍小学同桌,留级生,小学同学,脑子有毛病,照顾进生产组

小凤—德明小学同桌,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与亚洲结婚

王海珍—小学中学同班同学,冷美人,有小缺陷,照顾进环卫所工作

振宇—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月亮疤--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小阿三--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周老师—上海市卢湾区八联民办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

王校长—捣蛋鬼的克星,学校撤消后成卢湾区嵩山街道干部

陆老师—算术老师

陆老师—英语老师

王老头—传达室工作

阿婆—前楼阿婆,带大阿哥,阿巍和海伦

阿娘—宁波到上海,家庭妇女

外公—退休在家,原住上海西区乌鲁木齐路

阿巍阿爸—果品公司经理,著有为 (学术月刊)撰写的 (谈谈大城市卖西瓜的哲学问题),(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人民日报刊载,第二天(五月十六日)全国各大报纸转载。任一九六六年上海赴北京观礼工农代表团副团长。

阿巍妈—中学人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