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师风范一(1 / 2)高校外史首页

秦书山七月初到河西大学报到,还没来得及去自己的任职单位文学院,就接到了文学院熊教授的电话,这让他深感意外。在电话中自称熊教授的人,他从没听说过,更不认识。再说,他来河西,刚换的手机号,只告诉了文学院的领导和办公室主任。

熊教授在电话中首先作自我介绍,说自己叫熊明,是国际知名学者、著名作家、河西大学资深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旁及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等,看过他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对他很欣赏,并赞赏他师出名校、名门。他来不及惊讶于自己居然不知道学术界还有熊教授这样的大师,河西大学这个地方性大学还藏龙卧虎,赶忙说了些感谢话,出于礼貌,随口说哪天去拜访熊教授。熊教授一听说要拜访,没有推辞,说大家彼此投缘,见个面随便聊聊,就不要用拜访这个词了。他问熊教授哪天过去方便,熊教授说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忙,要去两个学校讲学,还要参加三个学术会议。就九月初吧。九月十号可以吧?然后,熊教授又说待会把自己的住址发到他手机上。他赶紧说好的、好的。

接完电话,秦书山在网上搜了一下熊教授,除了简短的个人简介,就是一些熊教授到各地讲学的报道,无外乎都是国际知名学者、著名作家、河西大学资深教授熊明莅临我校或我市、我县讲学之类。第一感觉是,熊教授很活跃,喜欢到处跑。

九月九号上午,秦书山接到熊教授电话,说十号下午四点到四点半有时间。秦书山才忽然想起来七月份的承诺,急忙说到时候一定按时去。想到是教师节,又是第一次去拜见熊教授,他随手买了两听奶粉带过去。

敲开熊教授家的门,看见开门的是一个矮胖的老头。秦书山估计这就是熊教授,叫了声熊教授好。熊教授一边说叫老师,叫老师,叫老师亲切;一边接过奶粉,埋怨道,过来就过来,还带什么东西,你们怎么都是这样。秦书山这才注意到熊教授的客厅里放着不少礼物,有茶叶,有酒,还有月饼。看到秦书山扫一眼地上堆放的礼物,熊教授说每逢过年过节都是这样,都是学生送的,叫他们不要送,就是不听。秦书山一听,感觉给套进去了。难道以后过年过节都要“进贡”不成?忽而又觉得自己多想了,有点卑鄙。

纸杯早已放在茶几上。熊教授往纸杯里放了些许茶叶,动作有些慢,像是在斟酌分量,茶叶桶上的“特级西湖龙井”、“新茶”等字样露了出来,正对着秦书山。没等秦书山开口,熊教授说,这茶叶是在杭州工作的一个学生送的,明前茶。这学生八年前从河西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后来去上海读硕读博,前年在学术会议上认识的。秦书山想,熊教授退休将近二十年了,这学生虽是河西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但是,熊教授没教过,仅仅在会议上相遇,就成了师生,也是本事。

秦书山还在想着这事,熊教授突然问他是不是安徽黄山人。看出他的惊诧,熊教授说,看他论文时,看到过他的简介,有这个印象。他说是的,是黄山市下面的祁门县人。熊教授赞叹道,黄山出茶叶,毛峰、猴魁都很有名,祁门红茶更有特色,生为黄山人,能喝到好茶,也乃幸事。秦书山连忙说,毛峰、猴魁、祁门红茶都是黄山特产,这次没准备,下次回家带点茶叶过来请熊老师品品。其实,好茶也要遇到熊老师这样的“知音”。讲后一句的时候,秦书山浑身不自在。

秦书山正要喝茶,熊教授拿起茶几上的两份杂志和几张报纸递给他。他装着认真翻看,有的是几年前的,有的是近期的,都是河西当地的文学杂志和晚报。里面都有关于熊教授的报道,题目也大同小异,都把熊教授说成是“学者式的作家”、“作家式的学者”,“游走于学术与文学之间的、接续民国传统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