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杜若善,请问姑娘芳名。”杜若善笑着注视刘晶莹,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
“呀,其实我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了,我们来做朋友吧。你可以叫我晶莹。”
这话听起来无礼且怪异,提前打听别人,已是失礼,更何况还当面告知背后打听之事。倒不如直面相问,光明得多。
但杜若善转念一想,也许这知州千金倒是个有趣的,性子率真,她莞尔一笑,道:“晶莹。”
“你的衣裳好漂亮。”刘晶莹盯着杜若善的衣裳赞赏地说道,只见上面绣花十分精致,又有着无法形容的灵韵。
今日杜若善穿着娇黄精绣白水仙外衫,下系素白珠光软纱裙,花样简约却不失精致,显得整个人娇俏可爱而富有活力。
而这一身衣裳仍是她亲手所制,如今受人赞赏,自然是高兴的,杜若善谦逊回道:“不敢当。”
“你家的绣娘真是好手艺。”
听到刘晶莹的话,杜若善哑然失笑。
苏文瑶冷哼一声:“那是我表姐亲手所制。”
闻语,刘晶莹愕然,脸色突变,而苏文瑶在旁冷笑,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这二人的反应有异,杜若善心中一顿,但脸上笑意自是不减,道:“我平日就喜欢胡弄绣花针。”
只见刘晶莹快速收拾情绪,脸上的阴沉一扫而空,她笑嘻嘻地把嘴角一努,暗示几位长辈在说话,无聊得紧。“我们出去耍。”
三个人出了垂花门,只见府里来客络绎不绝,女眷一波一波地往在苏老夫人院子涌去。
三人才走不远,倒有几个小姑娘加入了她们的行列,这一群姑娘,环佩铃铛,香风满路。
苏文瑶与她们打小就相识,自然熟稔,而杜若善相熟只一两个姑娘,其中与林水彤的关系最是要好。
杜若善与林水彤走在队伍后头,两人一直在悄悄说话。
“文瑶,你给我们弄个好去处。”说话的是简姑娘,面容素净,容貌中等,是一名商贾之女。
“对呀,净带我们瞎逛。”刘晶莹附和道。
这院里还摆着戏台,苏文瑶道:“我们去看戏怎么样?”
刘晶莹跺跺脚,直嚷无趣。
突然不远处传来悠扬的箫声。
众女的吱吱喳喳与脚步停了下来,安静地听着。
箫声沉缓绵延,却如泣如诉,如水如钢,似乎能扯着人的思绪随风飘荡,渺小、无助、忧伤,甚至绝望的感觉如潮水席卷全身。
这是一种突发而来,但异常猛烈的孤独感。
很快箫声就停了,但听者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
杜若善内心十分震惊,这正是董遥清的《月出》。用箜篌演绎此曲,五十二弦方能悲怆与磅礴并生,不曾想到用箫声也能如此传神,到底是何人造诣如此高,演绎得如此完美。
苏文瑶转过了身,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
甚至有一位姑娘,竟然抚着头阖上了眼睛,羸弱靠在丫鬟身上。
杜若善望向那位姑娘,略怔,她在京中见过这个人,她叫韩心茗,是顶顶大名的抚安大将军韩进光将军的嫡长女,她怎么来莞州了?
她虽认识韩心茗,但韩心茗未必对她有印象,杜若善打消了向前打招呼的念头。
那头,林水彤睁着湿润的眼睛问杜若善:“这是什么曲子,实在是夺人心神。”
杜若善小声地跟林水彤说道:“待会跟你细说。”
她再一次看了一眼韩心茗,懂曲才会如此陶醉,能被曲中意所伤,看来她定是个曲中高手了。
其他的姑娘家都想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但又不想发问从而显得孤陋寡闻,所以除了林水彤竟没有人出声发问这是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