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安顿(1 / 1)庶出之换夫记首页

在官道上走了五天,俞文川一家终于抵达了上京。  如今府里人口渐多,俞家早年那处两进的宅子就是想住也不够安排了,所以此次回来上京,俞府一家老小入住的仍然是范氏名下的太常寺的那处三进的宅院。因为入了冬不便大肆翻修,提前到京的下人只能精心的把各处房舍打扫干净,拾掇整洁,另按照大小姐俞向晴的吩咐,重新置办了一些日常必需之物。  范氏在路上颠簸了数日,甫一下马车,眼前就一片昏天暗地。等到醒转过来,已经是申初时分。两个女儿已经在正房守了两个时辰。  谢姨娘按着旧时章程安排府中一应琐事,倒也没出什么乱子。其间俞文川来过一次,范氏彼时还没醒转。俞老爷只好先去应酬那些为他接风的昔日同僚故旧。向晴向晚之前已经命丫鬟按照刘医正之前开的方子熬好了药,此刻刚好能入口。范氏用过了药,吩咐向晴让门房给她娘家范府送个消息,说是择日拜望兄嫂,不大会又昏沉睡了过去。  按说俞府今日刚刚安顿好,俞老爷又是荣升,本应阖府上下一道吃顿团圆饭,可是俞文川去赴了接风宴,范氏则卧床休养,向晴便临时决定把府宴延后,但是打赏的红封却是已经放下去了。  姐妹两人从下了马车还没回过自己的院子,所以趁着范氏药性上来正在补眠,携手回了后院,准备重新梳洗过后再来上房。  太常寺这处宅子入手已经接近15年了,俞文川和范氏在这住了快5年,当时是下过功夫修葺的,后来辗转租过3户人家,倒也没让此处荒废破败下来。这宅子算不上豪奢,但比起冀州俞家二房祖宅和潞州知府后衙可轩敞了不少。  宅子坐北朝南,一共有三进的院落,东西两侧各带一处跨院,建制上,和一般宅院没有什么区别。唯独第三进的宅子是按照南边园林的风格建造,抬眼只见青瓦白墙,回廊蜿延,可谓是移步换景。院子里还有个不大的池塘,池塘边上一座石头假山,山上还有一座八角凉亭。向晚一眼就爱上了自己的新家。  池塘在整个第三进院子的中间偏西,正好将院子分成了东西两个区间。向晚和姐姐分别住进了东西两边的秀楼,又在北边进门处辟出了一处堂屋作为回事处。  向晚的秀楼在西,共有两层,每层三间,楼上被用作了卧室、起居室和书房,楼下则是饭厅,待客的正堂和盥洗室。秀楼北边不远是一排六间砖瓦房,其中四间作为下人房,两间暂时作为库房。向晴那边的布局也差不多少,只在东边多了一排五间的暖阁,暂时还空置着。  从上房回来的时候,几个粗使的婆子正从外面往里抬从马车上刚卸下来的行李。因为到上京的时候正是晌午,下人们用过午饭,先得把正房主院的行李安置到位,其次才是少爷小姐的,再之后是姨娘们的。而这次来上京之前府里遣散了不少仆从,一时还没补上,人手难免不足,是以到了现在,行李还没拾掇完。  向晚回到西楼的时候,九儿正带着紫儿拿着册子核对搬进来的箱笼。珠儿则带着月儿糊窗纸,挂帷幔,两个临时调来的婆子则干些洒扫的粗活。看见向晚进了屋,紫儿赶紧把刚沏好的龙井给向晚倒了一杯,向晚看她伶俐讨喜,就让她引路,去楼上看看自己如今的闺房。  秀楼同样是坐北朝南,从正堂靠西的楼梯上了二楼,左手边一间是书房,右手边两间是连在一起的起居室和卧房。向晚先去看了卧房,屋里摆放了一张黄杨木的雕花拔步床,一张同色的梳妆台连妆凳,一套红木桌椅,两口衣箱并两组红木衣柜。拔步床临着房间靠西的一个窗户,床头倚着西墙,一墙之隔就是起居室;起居室就相对简单的多了,两个窗户中间放着一张罗汉床,罗汉床左右两侧各一把椅子围成了三合,进门处一架山水屏风,外加向阳的墙角各一个红木花架,再无其它。  向晚想了想,叫来了楼下的两个婆子,让她们把床和柜子换了个位置,她不习惯临窗睡,木质的窗框再紧实也会漏风,她不是享乐主义者,却会在能力范围内让自己过的舒坦一点。  书房是最惊喜向晚的地方,靠西是半面墙的红木书架,临窗摆着书案,除此之外,一个月亮门式的红木博古架,把书房自然的分割成了两个空间,只是架子上的摆设需要慢慢添置了。向晚想着,将来也可以在博古架外侧放两把椅子一个茶几,或者加一把琴案。  总体来说,向晚对自己未来几年的居住环境比较满意,就是有什么不妥,改了就是,好日子都是慢慢过出来的,不用着急。  不多时,九儿她们也清点好了箱笼细软,先把向晚的妆奁和小件贵重物品抬到了二楼,其中那只红漆木盒已经被锁进了柜子,那可以说是向晚如今的全部身家。九儿把盒子钥匙和重新誊写好的一应明细账目交给了向晚,她自己则留了柜子钥匙,这也是向晚的意思。从前在潞州和向晴一处,虽然也有自己的班子,但一应生活起居基本都是顺着姐姐好心的安排。打今天起,向晚是真正意义的关上门当家做主,向晚决定要踏踏实实地过好她的小日子。  向晚沐浴更衣后,就带着珠儿和紫儿去向晴的东楼观摩,留了九儿看家。向晴此时却不在,她正和谢姨娘在回事处见刚找来的牙婆,府里急需添置些下人。  搁在从前,向晚不会凑这个热闹,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她想了想眼下的局面,决定自己屋里的人,还是得自己过过眼。  向晚进屋的时候,谢姨娘正帮向晴挑选厨房的下人。  “手艺是一方面,干活麻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人要清爽干净。”  “您放心,我张婆子荐上来的人,准保能称了您的心意,契书不急着签,等上灶试过了手艺再定都行。”干牙婆这一行最重要的是眼色,看谢氏的打扮,吃不准她的身份,看着不是当家夫人,也不像仆从,只能用您来含糊着叫。  “大小姐看呢,是不是先留下试试?”其他地方可以慢慢补上,这吃饭的事却耽误不得。  “就依姨娘说的,这三个厨娘就先都留下,今晚上灶,若是得用的,明天就全签下来吧。我府里初来乍到,用人的地方多着呢,这位妈妈不妨明早再多选些得用的人来,不拘门房,粗使,小厮,丫鬟,若是一时没有合适的,也劳烦尽快张罗了来,事后少不得酬谢妈妈的辛劳。”向晴如今处理家务已经是有模有样。  “一定先紧着贵府把得力的人送来,这侍郎老爷的府宅,谁能进来伺候,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张婆子办事,小姐和姨娘就放心吧。”眼见这是单大买卖,张婆子决定不再藏私,省得煮熟的鸭子飞了。“不瞒您说,我手里如今新得着几个小丫头,都是些为人本分手脚勤快的,不如今天就带过来给您二位看看?”一般高门大户采买下人,都是同时和几个牙婆打交道,张婆子也是怕别人捷足先登。尤其是丫鬟的人选,哪个牙婆手里没有十个八个适龄的女童,这年头女娃不值钱,转身卖到大户人家却能狠赚一笔,若是皮相好些,卖到那腌臜处,收入更是翻番儿。  “也好,你回去领了人来吧。”张婆子闻言赶紧回家领人,一路脚下生风。  “姐姐和姨娘安好,才刚是在给府里挑下人?”向晚在门口略站了会儿,等张婆子走了才进屋。  “晚儿你来了,既然说到这儿,就别急着回,如今你屋里才4个人伺候,哪里够使,等下牙婆带了人来,你正好趁着今天补上。”  “那我就和姐姐姨娘一起看看。”  张婆子一心要大赚一笔,不过半个时辰就把人带了来。  一共13个小丫头,从5岁到15岁不等,模样都很周正。她们进了屋行过礼后就都低眉顺目的站在堂中等着主家挑选。谢姨娘不禁先满意了三分,这是□□过才来的。  问过了姓名年龄籍贯等,谢姨娘先把小于6岁,大于13岁的三个人剔除了去。又让剩下的人把手都伸出来,又剔除了两个。剩下的8个人,就由着向晴和向晚来挑了。  向晴先挑了2个,一个9岁的,一个10岁的,在8人里面长的并不算出挑儿,分别赐名丹露和临霜。两人都不是本地人士,据说都是家里遭了灾被卖出来的。  向晚则选了两个看起来忠厚老实的,都是8岁,分别起名叫蕊儿和叶儿,蕊儿一张圆脸,很是讨喜,叶儿是8人中长的最好的,却十分乖巧。  剩下的4人,谢氏做主,替瑞哥选了两个6岁的小丫头,既能服侍,也能陪着瑞哥玩耍,名字倒是没重新起。  张婆子眼见13个人挑中了快一半,脸上笑开了花,还不忘赞许主家好眼光。  向晴发话让张婆子找管事写契书拿身价银子,还让她明天带了其余的人选过来,张婆子越发的高兴,也越发的卖力,盘算着要长长久久地和这家把买卖维系下去。  向晚让紫儿带着两个新丫鬟先回西楼把人交给九儿带一带。自己则在回事处盘桓了一会儿才回去。瑞哥的丫鬟也被半夏送去了正院的暖阁,瑞哥此次进京身边另有2个奶娘2个丫鬟和2个粗使婆子伺候着,眼下人算是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