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在田(下)(2 / 2)伸唐首页

他终于问了出来:“二郎,你老实地说,这些主意是杨钊想的,还是你想的?”

杨钊说他想了许多,不要许多,那怕只有一部分,高力士都不大相信。

反过来,李伸说全是他想的,高力士反而一点不怀疑。

“大多数是我想的,不过杨钊苦苦央求我,我才说的。至少他有了这份心。高公,千万不要在圣上面前说啊。”

“这就对了,二郎,你放心吧,都是为了大唐好,某家为什么要说?”高力士说完,长长的白眉毛又拧成一堆,李伸不是太子啊!

用李亨来对比,果决、手段、心思、城府、见识、智慧、学问,太子差的太远了。

这样真的好吗?

未来怎么样,某家管不了了!

“二郎,能不能让某家说一句话。”

“高公尽管说。”

“你只是一个皇孙,还是庶太子的儿子,有的只能约束起来。但不要报怨,如果不是皇孙,早让某个人给害死了。不说别人,你不是皇孙,某家能管得了?会替你说话?”

“高公,我说过,我想做一个太平王,真不是伪言。因此有很多,我看到了听到了,一直未说。这次说了,是杨钊逼的太厉害了,我才说了一些。我不但对大父恭敬,对三叔同样尊重。为什么喝斥安禄山,一视皇室无人,二是羞侮了三叔,三叔不管如何,终是太子,我才忍不住,喝斥了安禄山。”

“是啊,”高力士这才转忧为喜。

仅凭借那几声暴喝,相信太子以后登基,也会善待李伸。

只要善待了,还能全君臣叔侄之仪。

李伸却暗中摇了摇头,不能说他这个三叔是一个坏人,但从报恩的角度去看,真的不及杨钊。

比如最贤太子妃,李亨上位后,也未给名份。

李适之和韦坚有没有平反他不清楚,就是平了反,也顶多只是平反而已,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特别是高力士,如果不是高力士之保,李亨说不定早让李林甫害死了。

然而李亨继位后,却听信李辅国的话,将高力士生生贬放到了南方。

不但有李辅国,还有一个张良娣呢。

张良娣现在已经成了李亨的女人。

两人来到兴庆宫,施过礼,李伸不顾其他,小声对杨钊说:“杨兄,你,你,你……”

“你什么呢,难道你想让杨国忠欺骗朕?”

“大父,什么杨国忠,有这个大臣吗?”李伸故作惊讶的样子问。

杨钊想笑,心里说,二世子果然不简单。

当然了,李伸越不简单,杨钊,不,现在变成了杨国忠,杨国忠越开心了。

“杨国忠就是杨钊,朕赐的名字。

“大父,请恕孙儿之罪,孙儿也是被杨国忠苦苦想逼,他又拿贵妃来压我,孙儿没办法,只好撇开忌讳,说了一些不适当的话。”

“你不害人,不谋权,不争位,说什么不适当?再不适当,难道你有你痛斥安禄山不适当?”

“大父,安禄山,你真的要防一防。”

“你!”李隆基气的站起来。

“是,是,孙儿不当说的,从此不说安禄山,孙儿错了,”李伸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李隆基的衣袖,让他重新坐下去。

“该说的你不说,不该说的,你却说了。”

“大父,什么是该说的?”

“这些,你都能说。”李隆基指着疏奏。

“能否让孙儿看看。”

“你看吧。”

李伸拿过来观看,看了好一会放下,说:“杨府卿,你果然有大才。”

“若无殿下指点,我亦无法完善矣。”

“杨府卿,你谦虚了,”李伸扭过头:“大父,这些是时务,是国政,孙儿说,有些不妥吧。”

“朕准许你说,然而有什么,能当着朕的面说,若是再偷偷摸摸地,别怪朕,将你的郡王之职拿下。”

杨国忠听了大喜,这回能正大光明地用李伸做“助手”了。

李伸听了,更喜!

这回能正大光明说话了。

但李伸装作沉思的样子,想了好一会才说:“那好吧,以后有什么,我觐见大父,一五一十地对大父说,比如这些方策,能算是良策。然执行却颇不易,比如飞钱务,等于夺了许多钱柜的利益。每一家钱柜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权贵,到时侯必然会掀起无数反对声。

然而也有办法平衡,比如联营,也就是合本。

私人钱柜有私人钱柜的优势,他们与许多商贾权贵有来往,也有许多经验,会经营,还有充足的人手。

朝廷飞钱务也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朝廷,比如异地取钱,若无朝廷出面,便无法实现。

如果联营还不答应,那休怪朝廷不客气了。”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还有,换回私钱,不能以一当五,必须根据钱的优劣,以一当二,以一当三,并且听民自便,愿意就换,不愿意就不换,这样民怨会少一点。

也不是听之任之,比如榷酒时收的钱,比如征税时收的钱,或兑换飞钱,等等,必须用官钱,这也是相逼,只是软逼,至少民不怨,逼着逼着,再加上朝廷用严法禁止私钱,私钱就会越来越少。”

李伸又说了好几条。

李隆基听了都表示了认同,最后说:“杨国忠欲推广这些新法,你听他调动,配合他参议吧。”

李伸立即伏于地下,大号道:“大父,孙儿不想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