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1 / 2)知意首页

“逢时哥哥?”太妃疑惑的看着他:“那是谁?”

南胤说漏了嘴,悻悻咽了咽唾沫,语气生硬:“一个不想看见的人……”

太妃也没细问,只道:“倘或知意真的没这意思,也不能强求。我原说撮合你俩,你身旁有个可心的人,不必处处防备着,可见你们还是没缘分,我也不必使劲儿了。”

南胤皱了皱眉,幽声吐出几个字:“事在人为。”

太妃讶异地上下打量他:“听你这口气,是想硬来?”

南胤想哭:“孙儿不敢……”

他就是嘴上说说,哪里敢对知意做什么。堂堂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也是丢尽了列祖列宗的脸!

“没出息!”太妃笑骂,半晌神色又凝重起来,哀声叹气:“还是你如今身不由己,尚未亲政,难免有人不信服,所以连知意也觉得你未长大。”

南胤眼睫颤了颤,透亮的眼眸里划过一丝霜寒:“是,孙儿今日来还想告知祖母,有关册封的诏书,大约是要布告天下了。”

前些日子请太后下了懿旨,如今几道诏书就在勤政殿里,等着合适的日子,便公之于众。

南胤原本想着等着除夕再宣布,可谁知这两天外头又传了些有关他和知意的闲言碎语,张梁之流睚眦必报,他怕他们以此要挟,会对知意不利。

南胤一想到自己为了知意安全委曲求全,处处考虑,反而她连正眼也不瞧他一眼,心情就格外沮丧。

从前他也没这么多愁善感过,近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袋里一晃过知意不冷不热的眼神,就忍不住暴跳如雷。

太妃点头:“快过年了,宫里也是该热闹一番了。皇上预备着,叫礼部准备准备吧!”

南胤心不在焉地说好,陪太妃稍作了片刻,便告辞离开了。

一出慈安宫的门,就见远远的有一抹纤细的身影从银装素裹的寒冬里,映在他平静的眼眸中。

知意遥遥看见南胤,忙加快了脚步。

南胤看她小跑着朝自己跑来,心里莫名一松,对她的那点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知意行了礼,呼呼吐出热气:“皇上要走了吗?”

他听不得她欢欢喜喜的语气,看见她红扑扑的脸蛋,嘴上就忍不住了:“后宫要进主子了,你别跑这么快,当心冲撞了。”

知意一僵,心里腹诽,气喘吁吁过来不还是因为看见你了,不行礼说自己目中无人,行了礼还嫌弃不够稳重。

不过高兴的事还是有的:“后宫要进主子了?”

南胤垂眸瞥她飞扬的眉梢,愈发不痛快了:“你很高兴?”

知意盈盈一笑:“奴婢为皇上高兴!您终于要大婚了!”

好吧!

还以为说起这个他能从她脸上看出一点失落、失望和难过来,可惜并没有!

南胤的自尊心受到深深的打击,负手就走了。

有关知意和南胤的流言愈传愈烈,也没止息的样子,宫里议论纷纷,直到腊月初八的早朝,宫里熬了腊八粥,以太后的名义赏赐给了五家官员。

与其同时,还有一道册封的诏书,宛如平地惊雷,满城哗然。

太傅张梁之女,册封为后,择吉日大婚。

骠骑大将军、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叶国公之女,皆在妃位,在帝后大婚后一同入宫。

接连五道诏书砸下来,砸得文武百官一阵头晕眼花,有关皇帝的风月桃色也没人关注了。

宫里冷冷清清数年,终于盼到皇帝长大要立后选妃了,实在让不少人涕泗横流。

想当初先帝宾天时,不过而立之年,留下九岁的小太子胆战心惊的登上御座。

一晃快七年了,那高台之上的身影,脱胎换骨一般,成长为君临天下的帝王。

三大辅臣辅佐南胤多年,功成身退,朝政大权也将在岁末年初之时,全数交还到皇帝手上。

张梁站在群臣首位,听着诏书上接连不断的赏赐,一面欢喜,一面担忧。

欢喜的是张家百年终于出了一位皇后,风光无限,担忧的是大权移交过后,皇帝会赶尽杀绝。

这些年皇帝权利受限,心里必然是有怨言的,谁知道亲政之后,自己不会遭受兔死狗烹的下场。

张梁心里百般考量,传旨太监总算停下来,他一抬头,就迎上皇帝温润的笑颜。

“老师这些年鞠躬尽瘁为朕分忧,实属不易,只是朕尚年轻,多有不周之处,届时还望老师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