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部 我们 第一章 (九)(1 / 1)撒满星星的窟野河首页

转眼,头半学期结束。初次独自离家的张平平,迫不及待地赶回包头。

大院的拆迁工程早已启动,旧城区中心的老巷子全部要拆除,原地改建楼房。政府没有地方安置原来的居民,需要自己解决,蔡玉梅一家人只得临时搬到铁西大院,跟独居的张世良住在一起。

张平平快到百货大楼时吃了一惊,原来的大院的位置一马平川,所有的建筑都被夷为平地,已经分不出每条巷子和每个院门的界线,满地的砖块、残破门窗、碎玻璃呈现出面目全非的一片凄凉。她踩着高低不平的瓦砾堆往前,迎面碰见邻居白奶奶的大儿子,一问才知道,两个月前拆迁办要求全部搬走,蔡玉梅他们已经搬到铁西大院去了。

听白奶奶的大儿子说,拆迁进行得不顺利。那颗老桑树,花费施工队好大的气力。第一天刨树的时候,有个工人躺在树下午睡,突然四肢抽搐起来,人过去一看,再也不动弹。周边的人立即起了说法,工人们害怕起来,又不得不接着拆挖。这树的根真难刨啊,工人们先把绕在它身边的小矮房都拆除,又将搁置许久的陈年杂物清理利落。那些年里,谁也未曾关注它的根茎,只顾着不停驱赶树上吵闹的孩子们。它每年结出的桑椹,还没变紫的时候,就被外院来的孩子们揪光,院里的居民也吃不上,就更不惦记它。张平平还记得,爬到树梢最高处,视线能超出房顶好多,视力好的孩子,能看见老火车站钟楼上的时间。树枝很结实,骑在树杈顶端上的人摇摇晃晃的,却不会掉下来。

老桑树把施工进度拖慢好几天,施工队请来吊车拖拽它,用上砍伐工具和钢锁链,总算把老桑树连根刨出来,来回几趟大车才把它拉干净。老人们一早就跟施工队的人说过:“砍不倒就别砍了,这树可能是有灵气啦。”施工队不睬他们,说这树占着图纸上配电站的位置,况且设计时也没规划它呀。

张全胜跟蔡玉梅搬进铁西大院后,张世良让他们住东面的一间小屋。那里是长期空置着的,孟繁英调理身体时住过,他自己仍住着原来跟杨二姊住的大正房。独居一年多的张世良,生活完全失去章法。晚上不睡,白天坐着坐着就睡着,醒来就抽烟喝酒,喝迷糊又接着睡觉。叫他吃饭说不饿,刚收拾完锅碗,他说要吃饭。他言语混乱,嘴里念叨的话谁也不挨着谁,没人能听懂他要说什么,眼神不正视人,行为举止失常。有天晚上十二点多,刚刚躺进被窝的蔡玉梅,突然听到隔壁尖声嘶喊:“鬼呀,鬼呀!哎呀!玉梅,玉梅,快来!”张全胜去外地谈件事情,家里只有蔡玉梅和几个孩子。这段日子不知道他在折腾啥,他不说,蔡玉梅更懒得问。蔡玉梅吓得披上衣服,哆里哆嗦地跑过去,拉着大屋的灯却找不到他,腿都软了,又跑进厨房,看见他一个人钻在厨柜的抽屉下面,脑门上渗出一条血印子。想到婆婆离开一年多,公公就变成这副凄凉景象,蔡玉梅忍不住流下眼泪。婆婆在时候,他总要给她气受,哎,要说报应呢,又能怎样,谁又想他变成这样。

“死鬼来啦,死鬼来啦,哎呀呀……”蔡玉梅进来后,他就不再喊她的名字,而是颠三倒四的念叨。玉梅问他,“大,你咋啦?”他又好像什么都听不懂似的,不接话。蔡玉梅跟孩子们把他从厨柜下面拉起来,这会儿是该睡觉的时间,他却连衣服都没脱,不知道刚才瞎折腾什么,偌大的空房间,灯也不开。

向来身体不错的张世良,在大货车把杨二姊拉走的那天,他便不知从哪捡到一根棍子作拐杖。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撑着拐坐在炕沿上,眼光空洞。偶尔,精神起来折腾一回。三个月后,他忽然嚷嚷着要打棺材。张全胜想说服他,这事情不着急,过段时间他有空再弄,但他根本不听别人说什么,只要不答应就闹腾,碗筷砸碎一堆,四条腿的椅子扔的满院子都是,捡回来又扔出去。他终日恍恍惚惚地乱想,大概又想到杨二姊下葬时的仓促,趁人不注意,竟然自己骑车跑到旧城北面,买回做棺材的木料。

蔡玉梅说:“你看你爸这劲头,一时半坐儿用得上棺材了?他以前不是说一把火烧了他就行么?”“你快闭嘴哇,我够麻烦的了!”张全胜抵不过父亲,只得跑出去请木匠。

杨二姊走得仓促,入殓的棺材是临时筹措的,普通用料的一口小棺材,付出一千块的高价。就这样,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的,本来是卖主给老人预备的,再三恳求,人家愿意先让出来给杨二姊用。全胜又请来木匠、油漆工和裱糊匠,这些手艺人越来越难找,得往老居民区或者郊区去找。看着院里的几个工匠给自己忙碌,张世良逐渐变得平静。十多天后整体完工,油工把棺材漆上油亮的大红色,内里裱着黄粉相间的花纹裱纸,师傅们临走留下四个木楔子,那是钉棺材盖用的。

自此,大院中央赫然摆放着一架大红棺材,它成为大院的新主角,谁进门都吓一跳。张世良每天早上起来,先绕着棺材转几个圈,仔细地瞅了又瞅。风一起,他赶紧跌跌撞撞地跑出去用苫布把它盖起来,下雨后,他一点点擦掉棺材上的雨水。张全胜又在院子东北角盖好个棚子,把它放进去,免得张世良奔忙。这口棺材在棚子里,被太阳晒得前端颜色越来越淡,直到要用它的时候,已经是淡粉色的。

棺材打好已是夏末,往年这时节,杨二姊的院里最是枝繁叶茂鸟语花香。今年,只有疯长的野草和她散落下的种子在没有她的关照下,随意结出些大小不一的果实,样貌丑陋。杨二姊走后,院子就变成荒园,杂草长到一人多高,枯了又绿,绿了又枯,重叠着长起来。大院完全变了模样,玻璃失去光泽,门窗没有生气,像坐废弃荒野的庙宇。屋顶漏雨,张世良阻挡任何人去维修,越漏越大,墙面被浸染得看不出曾经的白色,门窗上的油漆掉皮很厉害,没有漆皮保护木头也糟了,长期不通风,屋里被冬天的烟煤熏的黢黑……女主人的离去似乎把一切生机都一起带走。没有女主人的精心照料,所有的东西都面目可憎,失去杨二姊的张世良也变得面目可憎,蔡玉梅喃喃地说:“咋一下变成个载样啦,以前虽然脾气不好嘴也赖,也没这么个闹过呀。”

棺材做好不久,拆迁房也交付到手里。两间平房加一个小厨房换回一套五十平米的二室一厅,还要补缴一笔钱。那年是头一批拆迁,没人知道应该换多少合适,给多大的就要多大的,能住上楼房,大家已经觉得占了政府的便宜,还计较什么。随后的拆迁政策是一间平房换一套楼房,前面的人们才觉得吃了亏。

新房拿到手,简单粉刷墙壁,便搬着东西入住。建筑商专门给回迁户留出个火灶,怕煤气费用高,很多人承受不起。这样,几乎把平房的生活原样搬到楼上来过。最方便的是抽水马桶,再不用去那个污秽不堪写满脏话的公用厕所。当然,作为旧城区里最早的拆迁户,他们引来好多人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