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也没反对,只是疑惑道:“既然陛下不爱听这圣人道理,那陛下想听点什么呢。”
“那朕可就直说了,孙师认为大明现在内忧外患,江山摇摇欲坠,这症结出在哪里。”朱由校笑着问道。
看这样子,陛下是在考自己了,要是自己拐弯抹角,含糊不清的说些什么都是朝中有奸佞小人作祟这种鬼话,估计以后就不用来了,还是实话实说,打定主意的孙承宗用他那特有的厚重嗓音开口道:“陛下,如今大明这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财政问题,北边天灾不断,小农纷纷破产,地主趁机大量兼并土地,南方商人巨富,也是纷纷大量兼并土地,而且这帮人还会用各种办法躲避赋税,以至于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这大明的田赋是一年比一年少,长此以往国本必将动摇。”
朱由校心里暗暗佩服孙承宗,要说朝堂里的这些大佬,孙承宗说的这些心理跟明镜似的,谁人不知,可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的,现在估计只有孙承宗。
朱由校接着考验道:“那孙师,对于这商税又是怎么看的呢。”
一般人对于这种送命题,就是被皇帝拉出去砍了,也不会吐露半个字,可孙承宗还是那么直接,“陛下,这商税么,本朝刚立的时候,百废待兴,太祖皇帝轻商税,倒是可以理解,可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修生养息,这些商人早就各个身家巨富,说句不好听的,富可敌国的也未必没有。”
缓了一下,孙承宗接着道:“这些商人不事生产,大量兼并土地,而且商人子弟衣食无忧,更容易取得功名,以此把持朝政,不瞒陛下,早年臣也接受过江南商人的资助,更是加入了东林党,这东林党盘根错节,势力甚大,在臣看来这商税是该收,以此来充裕国库,但陛下刚刚登基,根基未稳,臣斗胆,万望陛下别在此时征收商税,否则必有滔天大祸。”
面对孙承宗简直是掏心窝子的话,朱由校叹了一口气:“孙师不必激动,朕也知道这商税现在动不得,放心朕一定会做好万全准备,再来动这商税。”
看到孙承宗这么坦诚,所说的也大致符合自己的心意,朱由校总算放下心来,抛出了另一个问题:“不知孙师对这辽东局势是何看法。”
孙承宗沉吟了一下,回道:“陛下,这建奴之乱,依微臣看只是疥癣之疾,陛下只需整顿军备,以逸待劳,广筑城,用蚕食之态,这建奴自然不攻自破。”
朱由校想起来了,这孙承宗在历史上就是堡垒战术的专家,今天在这里筑个城,明天再在前边筑个堡垒,慢慢蚕食,等对面一出门,发现这满地的堡垒还怎么打,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这个战术很好,但是有个问题啊,这战士是个烧钱的战术,要是能用银子砸死建奴,朱由校肯定毫不犹豫的开砸,可自己手里就那么几百万两,完全不够啊。
朱由校苦笑道:“孙师所言,正合朕意,可惜现在就像孙师说的,国库空虚,实在无力负担辽东的战局。”
顿了顿,接着道:“现在大明官富而民穷,绅富而国困,大明随时会有倾天之祸,还请孙师助朕一臂之力。”朱由校抛出了橄榄枝,真诚的看着孙承宗。
既然敢说刚才那些话,说明孙承宗早就打算跟着皇帝混了,起身郑重道:“承蒙陛下赏识,臣敢不从命。”
朱由校对于孙承宗投靠自己感到由衷的高兴,自己手下终于再也不是魏忠贤、骆思恭这些货色,不是朱由校看不起魏忠贤、骆思恭,大明现在毕竟还是文官集团强大,朱由校是孤独的,此时孙承宗投靠过来,简直是雪中送炭,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
朱由校高兴,看着也快到饭点了,干脆留了孙承宗一起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