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上场(1 / 2)工科生的华娱首页

“这是你们班的?谁啊,看起来挺飒啊”,台下坐着的李剑锋偷偷问旁边的一个同学,他是高三二的,正巧坐在最边上,边上的同学就是高三三的。

“是我们班的,牛逼吧”,旁边的庞明不无得意地昂着头,可惜现在是学校,不能吹口哨,否则他肯定流氓哨送上。

庞明是个学习不好的,但是学校就是这样,很多时候,越是成绩一般的对班级的荣誉越看重。

至少当前这個年代是这样的,班里的人情世故很简单,至少比后世简单得多。集体主义教育也还未缺失,孩子们都是看着小兵张嘎,上甘岭,南征北战之类的主旋律英雄主义电影长大的。

因此崇拜英雄,崇拜集体是这个时代学生的一个鲜明特色。你唱歌好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因为你唱歌好,为班级赢得荣誉那就值得称赞了。

你看聂卫平,如果他仅仅是围棋下得好,那真就出不了什么名,最多也就是围棋圈知道他。更何况他在国内的比赛还经常输给其他人。

但中日围棋擂台赛,连续的逆风翻盘,一人单挑日方六人,最终成功守住擂台的事迹让他一夜间成为全民英雄,国民偶像。

这个年代的家长都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走出来的,孩子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生。物极必反,当你度过了彼此毫无信任的时代之后,信任反而成了主流。

后来也是一样,一群相互信任的人,出一个叛徒,就是灾难性的。于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互不信任又逐渐成了主流。

一群相互信任的人在一起几年,彼此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当时班里一个人被欺负,全班人帮忙打架的不在少数。

校园凌霸绝不能出现在同一个班内,有本事你去欺负其他人去,欺负自己人算什么。

所以班里称王称霸的唯一方法是你能打得过外班的,如果能打得过校外的,那全班都会高看你一眼。

哪怕你是学渣,但是你能护住班里的人,那你就是班里的领头的。

王旭还记得他当年的中学,还是高校附属中学呢,但是班里最呼风唤雨的,却是几个学习不咋地,但是打架勇得一批的小伙儿。

虽说班长支书什么都是老师指定的,基本没他们什么事,但什么体育委员啊,劳动委员啊,一般都是他们。

什么校运会啊,足球赛啊,春秋游啊,甚至什么植树节,义务劳动,也都是他们负责牵头组织。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点小日子雅库扎的意思啊。所以这帮子人后来都还发展得不错,高低都是个头头。比很多成绩好的都发展得好,想来应该和从小组织活动有关。

所以这个时代的帝都中学生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既没有后世的校园里的各种攀比,炫耀,也没有之前校园里的野蛮和粗鲁。

她们相对平和地渡过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因此走上社会之后,也相对平和,可以相对冷静地面对很多事情。

如果范围扩大到全国,由于地方经济一直落后于帝都,所以时间上也往后推延了几年,八零后就成了其中的代表。

虽然网络上总是说八零后遭遇了所有的不公,但实话实说,八零后也是所有人群中最成功的一群。

七零后和九零后则分别赶上了这段幸福时光的开头和结尾,也算是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