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上场(2 / 2)工科生的华娱首页

可怜的是六零后,他们才是真的赶上了所有的灾难,哭都找不到地方的那种。所以他们是最愤世嫉俗,也是最饱受批评的一代人。

他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批评中度过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华夏的第六代导演们,朦胧诗的诗人们,最初的公知们。

对他们而言,赞誉是短暂的,批评才是常态,所以疯了的比较多。

至于后世的零零后,王旭穿越的时候,他们才刚刚走进社会,还看不出什么。

又扯远了。

庞明很得意,看着台上的少女组合,那衣服,那做派,真飒,这还没唱呢,他就觉得稳了,第一没跑了,他都想叼起一支烟庆祝了。

台下的老师们也在交头接耳了,东直门中学是在帝都中学中都以开放,敢于接受新东西而著称,嗯,他不是以升学率著称的。

主要是这里就是使馆区,学生里好多外交部的子弟,从小接受各种海外信息,即便在那个最混乱的年代都没有完全中断。

像香江,小日子,丑国的各种流行音乐、美术、电影都不难在私下看到,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眼界视野来考量,这里的孩子都更接近后世的孩子们。

所以这里的学校也就必须得接受很多来自学生们的非主流思想,见得多了,视野也就宽了,这里的老师也就没那么保守了。

所以,在帝都中学圈子里,东直门中学算是挺特立独行的,她们学校的各种艺术教育一直都是全市领先的。

这么说吧,在其他帝都好中学,这里说的好中学,是指市重点,至少也是区重点那种级别,比如帝都大学附中,八一中学啊之类的。

就算这种中学,一个年级最多就只有一个美术老师,全高中往往就一个音乐老师。但在东直门中学,这里都有专门的音美组了,这里的学生出唱片,录磁带的都不是一个两个。

“这个就是前几天你报来的那个特别节目吧,你看过没,瞧这架势很专业啊,连服装都是专门设计过的”,说话的是年级组长,这种会演都是各年级搞,校长都不会来的。

“嗯,就是她们,当时她们报告说要来乐队伴奏,我就估计这帮孩子想搞大的,要了曲子和歌谱,形式很新颖,歌词没什么ZZ错误,还挺励志,应该没问题,就同意了。”

答话的是校音美组的组长,她叫贺铭铭,早期央音毕业的,部队文工团歌唱演员。后来嗓子出了问题,才从部队歌舞团转业,回到了母校任教。

“你看过吗?”年级组长很好奇,这么大阵仗,效果咋样?

“没有,有乐队伴奏,应该不至于胡来。而且一个歌咏比赛也没啥大不了的,孩子们想搞事情,就让她们搞吧”

贺铭铭资历很深,而且音乐老师这个职业最是无欲无求,搞好了没功劳,搞不好也没过错,养老的工作罢了。能有个好玩的事情,她巴不得呢。

“嗯,确实,这帮孩子越来越有想法了,挺有意思,和咱们真的不一样”,组长有些感慨。

(求追读,新人作者,工科背景。追读对于新人作者很重要,求各位君子追读,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