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是一个搅动大明风云,改变历史的旅者。
......
翰林院
虽然外边光亮,但由于是阴雨天,屋内也不得不点起灯火。
由于刚举行完科举取士,翰林院这边也是出现了许多的新面孔。
丁显、练子宁、花纶,这三位洪武十八年殿试金榜的状元、榜眼、探花,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闲聊着。
由于郭桓案刚过去不久,朝廷空缺严重,他们这些人在翰林院里应当是不会呆上很久,就会被安排朝廷中的职位。
而他们身为前三名,只要不犯什么大错,他们的未来必然光明。
不过历史往往不会这么完美的发展。
状元丁显,在历史上因为上疏论事言辞过于激烈,被老朱贬去养大象长达十五年,后来病死于任上。
榜眼练子宁,朱棣攻破南京,练子宁不愿当朱棣的官,被绑上朝,他在朝上痛斥朱棣谋朝篡位,被朱棣下令割去舌头。
朱棣说:【我欲效周公辅成王】
练子宁用自己满嘴的鲜血写下【成王安在?】
最后,练子宁被磔尸,他家乡将近五百户人家惨遭横祸,无一幸免,仅幼孙练珍被侍婢救出,藏匿于民间。
探花花纶,史书上记载不详,只知他最后官至监察御史。
不过这都是原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了,现在的他们都还好好的活着。
“听闻皇上最近有意搜集天下聪慧之人来京,接受培养。”丁显看着书,无意间开了个头。
“确有此事。”练子宁接话道,“我同学金幼孜,就被征召而去。”
练子宁和金幼孜关系很好,他曾和金幼孜说过,“你在他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没有互相辜负的地方。”
练子宁做到了,他没有背叛建文帝。
金幼孜也做到了,他成了三朝重臣。
他们都没有互相辜负。
“皇上此举是有何意?莫非是为了为了填补空缺?可他们年岁还太小了吧。”花纶疑惑道,他不明白为何要征召这些有些连十五岁都未到的学子。
“应当不是如此。”练子宁否定了花纶的话,“我那同学自从被征召而去,便与我断了消息,要是为了填补空缺,当不会如此遮掩。”
丁显听闻,便皱眉道:“皇上如此太不光明正大,有违皇家风范。”
丁显的脾气就是如此,见不顺心之事便会言辞激烈,他也因为如此被老朱贬谪,去养心性。
花纶听言:“丁兄,莫要如此谈论。”
而丁显正想大义凛然的驳斥花纶的胆小,黄子澄推门而入。
他已经上完了皇子的课,不过他看起来有些神情恍惚。
练子宁看他这副模样,不由的关心的问道:“黄兄,你这是怎么了?”
丁显也咽下了自己想要说出口的话,关心道:“黄兄,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子澄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三位同年。
“诸位,你们听过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