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章台宫内(1 / 2)束秦首页

数日后,章台宫内。

“臣受陛下之命以来数日不息,终将天下各地初分。为三十六郡,上党、九原、雁门、上郡....”

李斯在廷议上沉声汇报着自己辛苦多日的成果,扶苏的心思却全然不属。

待到李斯汇报完毕退入文臣之列后,扶苏移步出列,朗声道: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六国之地悉为秦地,六国之民皆为秦民。儿臣请迁新地子民于骊山之邑,侍奉陛下万世,以为大秦羽翼。

又闻新地黔首历战事经年,民生凋敝,难以长途跋涉;请移各地豪强于骊山之邑。”

扶苏的声音在黑色大殿内久久回荡不止。

又是在这章台宫内的朝会,又是当廷奏对。

不过与初来之日不同的是,当庭陈述的扶苏早已消去了曾经初来乍到的懵懂,取而代之的是胸有成竹的泰然自若。

扶苏白皙的脸庞上满是自信——在提前得到嬴政事先首肯的情况下,完全不用担心有所差池。

事实也的确如此。

高居庙堂之首的嬴政仍如以往一样不置可否,只有深藏冕旒之下的幽深话语传出

“诸臣议扶苏所言”

但只要熟悉这位始皇帝陛下的臣子都明白,若是有违圣心,扶苏是不可能如此风轻云淡地立于大殿之上侃侃而谈的。

因此,此时的廷议大家都清楚是何意味——确认流程罢了。

身着绿丝袍(秦始皇要求三品以上官员穿绿袍),头戴黑法冠的李斯率先出列。

作为最善揣摩嬴政心意的大臣,他绝无落于人后的道理:

“臣以为长公子所言甚是。

六国之人复国之思不绝如缕,其旧族骄纵难当,对新地政令往往阳奉阴违,不肯彻行。

若能将此辈集于骊山,吏员治之地方必将事半功倍,臣昧死请陛下许之。”

扶苏也不由得感叹,“这李斯不愧是最得嬴政器重的臣子,见风使舵的能力当真是首屈一指。

当日郡县分封之争时,若不是自己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和大秦长公子的身份,怕是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还未等扶苏感慨片刻,一道铿锵声音便紧随李斯之后响彻大殿之上:

“臣以为长公子、廷尉所言乃真知灼见。

所迁豪强之族若有不服者,更可一举灭之,以消后患。”

扶苏放眼望去,只见一员身形挺拔,目光灼灼的武将正昂首作答,一股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

四目接触之下,战将微微向扶苏颔首,迅速移开了目光。

一个名字登时便从扶苏脑海中跳了出来:“蒙恬。”

此时的蒙恬刚刚因为破齐之功被封为内史,掌握着京师治理之权,足见宠信。

更重要的是,这是潜在盟友。

蒙恬之弟蒙毅曾依法将赵高判处死刑,虽有嬴政特赦赵高,但二人之仇却是结下。

赵高深深嫉恨之下,在胡亥登基后冤杀蒙毅。

纵使蒙毅不知自身结局如何,但却知晓赵高是教授胡亥律法的师傅,同胡亥甚是亲近。

蒙氏一族因此也绝对不会希望胡亥成为储君。

换句话说,蒙氏是扶苏将来争夺储位时的天然盟友。

扶苏暗暗在心里将蒙恬的重要性拉升数级。

蒙家本来就世代将门,从蒙骜开始便三代屡掌军权,门生故吏遍布军中,更有破齐灭楚之功为依凭。